第(3/3)頁 “放心吧,朕已經(jīng)命人調(diào)查過了。這種棱堡在泰西十分好用,絕不會浪費一文錢。” 聽到這里文安之稍稍心安了一些。 只要不是陛下突發(fā)奇想搞出來的就好。 看看那批新式泰西火器就知道,十分的好用! 這些泰西棱堡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吧? “相較之下朕更關(guān)注的是今秋的收成,這關(guān)系到將士們能不能吃飽啊。” “陛下仁厚。” 李定國拍了一記馬屁道。 朱由榔心中感慨道要是有雜交水稻就好了,那即便是靠云南四川兩省也能種出匹敵天下的稻米量。 現(xiàn)在的話只能指望玉米、土豆、紅薯了。 “對了,朕所說的玉米、土豆、紅薯可找到了?” 朱由榔清楚記得這些粗糧就是在明末傳入的,現(xiàn)在只是沒有普及。 朱由榔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做做文章。 “陛下說過此事后朕便命人去找了。只找到了陛下口中的土豆。” 土豆這個詞其實是外來詞,明末并沒有這個說法。 當然朱由榔普及之后群臣都接受了這個稱謂。 朱由榔聞言大喜:“這土豆在何處?為何不早點告知朕。” 文安之面露苦色道:“臣怕這土豆種不出來讓陛下空歡喜一場,便先讓人試種,想等成功了再告知陛下。” 朱由榔抑制住心底的狂喜,沉聲道:“快帶朕去看看。” 此刻他已經(jīng)無心再視察棱堡了。 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 吃不飽飯還談什么抗擊東虜光復天下,還談什么收復山河? 退一步講,土豆這種高產(chǎn)作物可以完美解決明軍地盤沒有清軍多的問題。 土地不夠產(chǎn)量來湊,這土豆的出現(xiàn)真是救命的! ... ... ps:第二更送到,新的一周老坤急需推薦票支持啊。大伙兒行行好,用推薦票砸死老坤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