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師。 順治皇帝的心情十分煩躁。 他剛剛接到洪承疇和鰲拜的奏折,皆是彈劾吳三桂擅專跋扈,目無朝廷的。 據他們說,目前吳三桂已經離開了省城,率部前往安陸。 名義上是剿匪,實際就是避開洪承疇和鰲拜,和他們不相往來。 這個奴才膽子怎么就這么大呢! 雖說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吳三桂向來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但吳三桂這一次的舉動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這等于是公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啊! 鰲拜是什么人?那可是議政大臣,是順治皇帝的心腹,是代表朝廷的欽差! 吳三桂不把鰲拜放在眼里就是不把順治皇帝放在眼里,不把清廷放在眼里! 往大了說,這和通敵叛國也沒什么分別了! 細細品之,吳三桂確實有這么做的跡象。 不然為何在鰲拜去貴州前他就找出各種理由拒不出戰。不然為何在鰲拜去了貴州后他就立刻憤而出走。 如果說這一切不是早有預謀的可能嗎? 若是吳三桂早有歸降明廷之心,這一切就能解釋的通了。 吳三桂此人是一個反復無常之人。 從他當年降順又降清就能看出。 便是這么一個人竟然能在多爾袞主政時期風光無限,足以見得多爾袞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只能說二人是臭味相投,是一丘之貉。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是順治皇帝親政了。 他自然不能準許吳三桂這種囂張跋扈的漢臣繼續這樣下去了。 奴才就該有奴才的樣子,沖主子甩臉子,誰給你的勇氣? 誠然吳三桂有功于大清,但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任誰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一輩子。 朝廷曾經承諾吳三桂,如果他打下云南就把云南作為封地賞賜給他。 但就吳三桂現在的表現,順治皇帝決定收回成命。 天下奴才這么多,多吳三桂一個不多,少吳三桂一個不少。 堂堂大清皇帝怎能被一個奴才裹挾? 真要是那樣傳出去豈不是叫天下人笑掉大牙? 順治皇帝冷笑一聲,在鰲拜的奏折上朱批了四個字: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的意思就是授予鰲拜決斷大權。 遇事不必次次都請示皇帝,而是可以當機立斷。 畢竟貴州距離京師幾千里,實在是太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