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貴州。 吳三桂的憤然出走惹得鰲拜勃然大怒。 為此他特地找來洪承疇,要聯名上書彈劾吳三桂。 在鰲拜看來吳三桂此舉十分惡劣,雖無叛變之實,但有叛變之意,治他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對此洪承疇自然樂意見到。 他早就想要彈劾吳三桂,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罪名。 如今吳三桂終于忍不住自己犯了大錯。 洪承疇若不趁機踩上一腳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何況現在還有鰲拜牽頭此事,洪承疇只需要署名躲在背后即可。 這也正符合他老陰比的身份。 在洪承疇看來吳三桂固然兵強馬壯可以一用,但也只是如此。 與清廷大軍相比,吳三桂的那所謂幾萬精銳根本就不夠看! 站在清廷的對立面,吳三桂就是在找死! 洪承疇是不擔心吳三桂降明的。 本是明臣,先降李自成再降多爾袞。 吳三桂可謂是名正言順的三姓家奴。 在這點上,洪承疇自愧不如。 這樣一個三姓家奴,永歷帝還敢要? 所以現在吳三桂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 拉出去單干?真以為這么容易? 別的不說,就說大軍日常所消耗的糧食就不是吳三桂解決的了的。 除非他去搶。 但若他真的明搶,和山賊馬匪有什么分別? 那樣的話他麾下的將士愿不愿意跟著他繼續干都是一個問題。 洪承疇的目的不是逼反吳三桂,因為他斷定吳三桂根本就不會反! 至于鰲拜嘛確實有些難纏。 洪承疇覺得仿佛他做了一件驅虎吞狼的事。 但再怎么說鰲拜愿意出力,上三旗的戰力比之吳三桂的部眾也是有過之無不及。 總的來說,吳三桂能做的事情鰲拜都能做。吳三桂做不了的事情鰲拜也能做。 無外乎鰲拜麾下軍隊更為驕橫一些。 畢竟是上三旗的旗兵老爺,驕橫一些就驕橫一些吧。 不就是強搶民女嘛,當地女人那么多搶去一些也無傷大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