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都,近日傳來一個好消息。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佛朗西斯科終于用水力鍛造機床仿造出了一根符合燧發槍要求的銃管。 雖然各方面比之原裝貨都有些縮水,但基本要求還是能夠滿足的。 萬事開頭難,第一步邁出去了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朱由榔立即下旨,命工部盡力配合佛朗西斯科等工匠,做到有求必應。 另外根據錦衣衛得來的情報,鰲拜已經抵達了貴州,據說和吳三桂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這對大明來說自然是個好事情。 吳三桂麾下兵力數萬,戰斗力很是可觀。 吳三桂哪怕是保持中立,朱由榔便能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鰲拜和洪承疇。 怕就怕這是鰲拜和吳三桂聯合起來演的一出戲,到頭來再搞出一個將相和。 對于錦衣衛現在的職能朱由榔是不怎么滿意的。 他準備專門成立一個情報司負責實時關注清軍的動向。 至于情報司的長官不需要對錦衣衛指揮使負責而是直接對天子匯報。 至于人選嘛...可以從虎賁軍里挑。 相較于那些經歷豐富的老油條,朱由榔更愿意啟用新人。 一張白紙更利于涂抹,若是已經定型便沒有什么可塑性了。 朱由榔還是希望能夠創造出與這個時代不同的一些東西。不管是科技上的制度上的還是其他的。 文安之對此自然是裝作不知情。 文官階層天然敵對錦衣衛,文安之也不例外。 在他們眼中,錦衣衛都是無惡不作之徒。 如今天子要豐富增加錦衣衛的職能,文官階層自然不會爽。 但朱由榔不會在乎這些。文官爽不爽他不在意,只要他爽了就行。 文安之也很識趣,并沒有跳出來反對。 作為內閣首輔,文官階層的領袖,文安之只要不公然反對便是對朱由榔最大的支持了。 相較之下一些官員就有些不識趣了。 他們竟然聯名上書請求天子裁撤錦衣衛。 最好能夠徹底取締,最不濟也要恢復到崇禎年間的狀態,即只保留錦衣衛的儀仗作用。 對此朱由榔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自打他來到大明在百官面前一直維持的都是一個仁君圣君的形象,有些官員便覺得他人善可欺開始蹬鼻子上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