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午飯后,樊清峰靠在窗邊的藤椅上,握著茶杯,閉目安神。 最近,發生了太多事情。 學而不思,則罔。 有必要梳理一下自己的創作觀了。 那么首先…… 文學是什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 即便沒有定義,也會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覺。 于樊清峰而言,文學是一個由故事定義的區間。 這個區間的下限,是能泛起人心中的波瀾,哪怕一絲。 上限,則是震撼了人的心靈,哪怕一刻。 這二者之間的,便是文學。 至于低于下限的文字,是段子,是小品,是癡人囈語。 至于高于上限的文字,是情緒,是宗教,是意識形態。 而對樊清峰來說,從他出生的那一天…… 他就在下限之上了。 所能追尋的,唯上限爾。 但就在這不到一個月的網文歷程中,他才突然發現了一件事。 原來自己畢生都在仰望上限,卻從沒低頭看過下限。 即便強如魯迅,往往也是從一個很通俗,很勾人的角度切入的故事,在深得共鳴,引人期待的故事中,突然勾出驚鴻一筆,一路直升云霄,震撼人心! 無論是阿Q,閏土,還是孔乙己。 他似乎就是你生活中的某個人。 甚至就是你自己。 這些本已存在了一個世紀的角色,放在今時今日,非但沒有絲毫過時,反而愈發刺眼。 樊清峰,不禁反觀起自己。 在驚鴻一筆這個方面,雖不比世紀名家,但與當代作家相較,也算是出類拔萃了。 差,就差在通俗、勾人這些方面。 也就是文學的下限上。 清峰,你要多向下看看了。 先做到下里巴人,再談什么低俗媚俗。 想通此節后,樊清峰如老祖出山般,猛一睜眼,抬手便將手中的淡茶飲盡。 隨后,毫不遲疑地展開了小島送來的書單。 這一次,先掃書名: 《降魔專家》 《道與碳基猴子飼養手冊》 《余燼之銃》 《宇宙嘉年華》 《撕裂地平線》 《……》 樊清峰單是看到這些書名,就感覺到了一種不協調。 與網絡文學的不協調。 如果說大多數網文的書名,就是要讓讀者一眼看穿故事和風格。 那這些書,好似就是成心讓你看不穿一樣。 然而樊清峰看著這些,反是瞳色一亮。 猶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調先有情! 頭一次,樊清峰對網絡文學當真有了些興趣。 正當他細細掃去,準備挑一本試試的時候。 卻又感覺到一本書格外刺眼。 確切的說,是作者的名字格外刺眼。 《撕裂地平線》·醬爆著。 是他? 是他。 時至今日,那個年輕人叫囂的樣子,樊清峰已記不太清了。 但想到,這樣一個人,就要因自己而封筆,心下的滋味還是有些復雜的。 如果是野犬的路子,那封也便封了。 但既然出現在這份書單里,總該有點東西。 看看吧,比一比。 樊清峰就此點進了《撕裂地平線》。 照例,先看封面。 嗯……很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