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周邊形勢-《晉末多少事》
第(2/3)頁
之前猶然還稱呼“殷先生”,畢竟殷存已經不是杜氏家臣了,自然當不得杜英以平等之禮相待。而現在稱呼一句“殷公”,一下子把殷存的地位給抬高了很多,顯然不只是把殷存看作家臣,更是看作杜陵杜氏的座上賓,是值得尊稱一聲的長輩。
殷存顯然也笑著接納這個稱呼,走到中間,他剛才就已經派人弄來了一張桌子,上面擺著幾個黑白棋子:“少主,諸位,請看,此處便是我們所在的塢堡,從這里向北不遠就是長安,因此并無其余塢堡,只在五里地外又一處鎮子,現在也變成屯兵之所了,少主前來此地的時候應該路過過。”
說著,殷存就在那黑棋的北側放了一枚白棋,又放了一個硯臺表示長安城的位置。
“另外平日里和我們之間多有聯系的三處村寨,分別位于本村寨的東南、正南和西南,距離在六七里不等,這些村寨規模都比我們要小,基本都是流民聚集之地,平素和我們只是在搶奪口糧等等上有所恩怨,并非世仇。”殷存接著又擺下三個黑棋。
“至于這一處村寨,位于塢堡以東十里的位置,是歸韋氏所有。京師韋杜,少主也應該聽說過,兩個家族原本就多有不對付,現在既然各自打著旗號,便更有矛盾。”殷存又擺下一個白棋,“韋氏塢堡,規模更在我們之上,可戰之兵當有六七百人,整個塢堡人數更是多達兩三千,以韋氏直系子弟為主,朝廷也無法奈何,不過韋氏相比于我們,更加傾向于支持朝廷,聽聞此次韋氏亦是調撥了不少兵馬前往藍田大營,這一點楊盤兄弟可以說明。”
楊盤頷首:“不錯,韋氏塢堡一向咄咄逼人,但是最近偃旗息鼓,當是村寨中兵馬有多調動所致。”
“韋氏啊······”杜英喃喃念了一遍。
去天三尺,京師韋杜。
杜氏和韋氏都是長安城外的豪門望族,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家之間,往往表面上看去和和睦睦,實際上背地里少不了互相捅刀子。畢竟距離這么近,無論是從朝堂利益分配上還是從家族產業的劃分上,自然都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
除非有一家離開,不然是不可能解決的。
歷史上到了盛唐時期,韋氏和杜氏成為長安城外數一數二的豪門,韋氏更因為家中出了皇后而力壓杜氏,京師內外,誰人不得看韋氏之眼色?
而在此之前,實際上杜氏還是占優勢的,畢竟杜氏在經過幾代消沉之后出了一個杜預杜武庫,一下子把家族名望給拉了上去,而韋氏自然就沒有這么好的機遇了。
只不過杜氏也沒有得意兩代人,永嘉亂后,杜氏西遷,還有一些則東渡建康,至此關中難以尋覓杜氏嫡系的蹤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宁安市|
贵州省|
兴城市|
桃源县|
电白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二连浩特市|
收藏|
犍为县|
张家港市|
西乌|
安新县|
新建县|
陇川县|
临城县|
马龙县|
屏东市|
古交市|
洞头县|
邓州市|
柯坪县|
巴林左旗|
舞阳县|
宜宾县|
潮安县|
永城市|
黄冈市|
修武县|
吉安县|
原平市|
江山市|
江山市|
新闻|
甘孜|
盐山县|
湾仔区|
凭祥市|
平潭县|
疏勒县|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