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千料大船-《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3/3)頁
福船是典型的海上運輸船,不僅體積巨大,在海面上運行還異常平穩。
對福船稍加改造,就能改成戰船。
明朝的水師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戰船都是福船。
據說寶船就是以福船為藍本進行修建的。
看著行駛過來的福船,陳松露出了笑容。
有船就能出海,出海就能賺錢。
當頭的這艘福船是這些船只當中最大的船只,號稱千料大船。
后世有研究表明,“一料”相當于0.33噸排水量,千料大船差不多有三百三十噸排水量。
這個排水量在后世可能不算什么的,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很不錯了。
在這艘福船后面,是一些較小的廣船和沙船。
船只緩緩靠岸,依次停靠在碼頭。
為首的福船率先停靠,陳松站在碼頭上靜靜的看著。
福船挺穩,船老大和船上的水手走下福船,朝著陳松這邊走來。
陳松穿著官服,再加上鄭大勝他們簇擁著,所以船老大一眼就看到了陳松。
來到陳松面前,船老大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小人叫楊昌,以前在泉州市舶司下面做事,是這次船隊的管事。”
楊昌常年在海上跑生活,四十來歲的年紀,臉上滿是溝壑,皮膚要比內陸的人粗糙很多。
下巴上的胡子稀稀疏疏,總是瞇瞇著眼。
海禁之后,泉州市舶司下面的那些海船一些被拆除,一些被扔在碼頭等腐朽。
楊昌很小就開始在海上討生活,對大海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
禁海之后,楊昌幾乎每個月都要去碼頭,看看那些無法在出航的海船。
很多時候,楊昌覺得自己以后的生活大抵就是這個樣子了,每天渾渾噩噩,耕種著自己并不擅長的耕地,然后一天天的老去。
可誰知,前不久,一道圣旨送到了泉州,說朝廷要重新開辦市舶司。
這個消息就像是一劑強心針一樣,瞬間讓楊昌興奮起來。
可是,等弄清楚情況后,楊昌才知道,朝廷并沒有打算重開泉州市舶司,而是在松江府開辦。
因為松江府沒有辦過市舶司,沒有海船,所以要將泉州市舶司的海船調過去,順帶招募一些水手。
知道實情后,楊昌沒有退縮,直接報名。
因為經驗豐富,再加上威望較高,所以被當地的官府任命為船隊管事,帶領著泉州的海船出發了。
“這些船只都是泉州過來的嗎?”陳松指著正在停靠的海船,問道。
“不是,大人,這些海船中有一半是明州市舶司和廣州市舶司的。”楊昌老老實實的回答。
“領頭的這艘船是泉州市舶司的?”陳松問道。
聽陳松說起領頭的這艘福船,楊昌的臉上滿是自豪,他轉過身子,指著福船,解釋道:“回大人,這艘福船乃是泉州市舶司最后一艘千料大船了。
這艘福船用料一千余,能拉數萬斤貨物……”
說著說著,楊昌的表情落寞了下來。
“以前,泉州市舶司的千料大船還有很多,可是禁海令之下,很多千料大船都被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