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做客火龍球場,里斯本競技已經做足了防守反擊的準備。 博洛尼這一場再度排出了三后腰陣型,前場只留下以蘇東為首的三叉戟準備反擊,中場則是以隊長巴博薩和阿爾貝蒂尼為首,立足于穩定防守。 穆里尼奧這一場比賽的用兵倒是一改之前的穩妥,而是顯得有些激進。 四三三陣型,后防線基本沒變化,就是中場拿下了科斯蒂尼亞,轉而讓馬尼切出任拖后中場,以德科和阿列尼切夫靠前,這兩名球員都有非常不錯的攻擊力,前場則是德爾萊、波斯蒂加和卡普喬組成的三叉戟。 很顯然,波爾圖志在掌握主動權。 比賽一開始,主隊也如眾人所料,不停地對里斯本競技發起試探,組織起一次次的進攻。 里斯本競技則是以穩守靜待時機。 場面上顯得有些僵持,兩隊誰都不愿意輕易犯錯。 比賽節奏不慢,進行得也比較流暢,并沒有太多的犯規打斷比賽。 兩隊都有任意球高手,這就使得兩隊都不愿意在腹地輕易犯規,再加上謹慎小心的策略,一旦丟球,立即快速回撤防守,雙方沒有過多在中場地帶糾纏,于是犯規就少了。 但誰都看得出來,這種僵持和膠著都是暫時的。 只要任何一方出現紕漏,隨時都可能被對手進球。 例如在上半場第三十六分鐘時,里斯本競技就出現過一次嚴重失誤。 中場傳接球失誤后被斷,德科帶球快速推進,并迅速分到了左路,德爾萊帶球擺脫了奎羅加的防守,將球送入到了禁區內波斯蒂加的腳下。 波斯蒂加停球后直接起腳打門! 關鍵時刻,佩佩一記精準地滑鏟,將波斯蒂加連人帶球絆倒在禁區內。 主裁判示意佩佩的防守有效,先碰到球,不算犯規。 這讓波爾圖球員顯得十分不滿,現場也是噓聲震天,顯然他們都認為這應該是個點球。 隨后,比賽繼續膠著。 中場休息時,穆里尼奧做出了一次換人調整。 中場球員蒂亞戈換下了阿列尼切夫。 俄羅斯中場上半場表現得很糟糕,不夠興奮,穆里尼奧對他的表現不滿意,果斷換人。 那邊波爾圖換人,這邊里斯本競技繼續穩守。 不是博洛尼不愿意換人,而是目前球場上的十一名球員已經是他所能夠排出來的最強陣容了,他實在也是沒法再換人。 …… 蘇東一直在耐心地等待和尋找機會。 尤其是到了下半場。 在聯盟杯半決賽之后,波爾圖開始開始改變策略,放棄了之前對蘇東所布置的針對性防守策略,而是采取壓制中場,減少中場出球的策略。 所以,在中場,拖后的馬尼切更多是在掃蕩,另外兩名中場則是在壓制。 這也是穆里尼奧換下阿列尼切夫,換上蒂亞戈的原因,俄羅斯人在壓制防守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反倒是德科,非常全面,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他都完成得相當漂亮。 中場出不了球,蘇東在前場的作用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威脅也就少。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防守。 蘇東心里頭很清楚,波爾圖的這種打法固然是壓制著里斯本競技,但中場壓上,后防線也跟著前移,隨著體能消耗加劇,或者是球員失誤,身后勢必會出現空檔。 這就是他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