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蘇眠月但笑不語。 刮了這些人一層皮,不給些甜頭以后誰還會盡心盡力呢?怕是這些人會從別的地方想辦法補回來,到時候吃虧的還是百姓們。 “災民的數量暫時不能確定,諸位卿家所捐贈的糧食也不知能撐到幾時,早朝之后各位卿家便命人將捐獻的糧食運往戶部,將賑災糧食單獨存放。”蘇眠月語調輕快了幾分,頓了一下繼續道:“為保證更多災民們能夠活下去,暫時以每人每天三碗粥為限。本宮亦會捐贈紅薯十萬擔,與米糧共同作為賑災糧食。” 紅薯高產,十萬擔并不算多,但有了紅薯便能節省些米糧,如此挨到明年秋收倒也不難。 至于其他沒有受災地方的百姓所上繳的糧稅,自是要緊著邊關之用。 “司農卿,此次賑災事宜本宮命你協助戶部等衙門,本宮相信你出身農家更能做好此事,不要讓本宮失望。”蘇眠月單獨點名,以免有人渾水摸魚貪了糧食卻讓百姓們食不果腹,“災民數量之多,未免有疫情發生,著御醫院安排人手去看診,另以朝廷名義發放告示,動員京都內的大夫及藥鋪協助,有功者朝廷必賞。” 交代完這些事之后,蘇眠月便給眾人兩日的期限,讓他們必須拿出可行的賑災方案,否則便自請辭官歸田。 早朝之后蘇眠月命人將季勤及右相請到書房中,賜座之后便直入主題問道:“這三日你們可有發現異常?” “災民之中幾乎都是老弱婦孺,只有幾個災民身體健碩,不過暫時未曾發現異常。”季勤答道,可見是真的關注這件事了。 右相卻是皺著眉頭道:“臣查到的與王爺一致,但臣總覺得事有蹊蹺,為何災民都是老弱婦孺?就算有災情,按理說能挺過來的也該多數是青壯年才對,且災民里那少數的壯年,身子健碩,并不像是從災區出來的。” “本宮已經著人去探查,這次災民會匯集京都并非是他們的本意,而是有人暗中安排,至于那些青壯年的下落,暫時無從得知,那些災民對此三緘其口諱莫如深。”蘇眠月聲音微冷,看著二人道:“最近京都要不太平了,你們是皇上最信賴的臣子,本宮自也是倚重于你們,現在是非常時期朝廷必須警覺,一旦發生暴亂或是其他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只怕會影響江山穩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