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南方拳師-《香江七十載》
第(2/3)頁
工作之余,他便跑到隔壁武館學功夫。
而武館的開館之人,便是黃飛鴻之徒,外號‘豬肉榮’的林世榮。
所以劉湛實是黃飛鴻的徒孫。
及至后來,劉湛的打金師傅沒做成,卻功夫大成開起了拳館,在香江開了一家‘劉湛體育館’。
嗯,拳館的名字沒寫錯。
劉佳良自小九歲起,便被其父親自教學,修習洪拳,又輔以其他拳種。近十年的修習下來,不說拳打南山敬老院,卻也能腳踢北海幼兒園了。
學了一身本領,自然要學以致用。
拳館規模也就如此,再說人家學員學拳,自是不會找個十多歲的毛頭小子,所以在自家的拳館,劉佳良是找不到活的。
除非他愿意打雜……
還好,因著劉湛武藝高超,在香江也小有薄名,這年頭拍粵語武打片,自然少不了武行幫忙,所以劉湛也早就在電影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因此早在五零年,他就把自己兒子帶入了行。
那時劉佳良的首份工作,便是拿著日薪十五港幣的小武師。
當然在這里重點提一下日薪,也是如前文曾提到過的,武行也不是日日都有工作的,沒工作的日子,自然也就沒錢拿了。
其實日薪十五,按開工時間全算下來,一個月也拿不到多少錢。
劉佳良這個年紀,正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的時候,所以他一個月下來,也基本存不下錢了。
就更別說,他因著上月的一件冒失事,現在已經無人敢請了。
至于各中原由,咱們細細道來。
說到現在的粵語武打片,大家想必都已明白,基本都是戲劇舞臺式的打法。
也就是把京劇的那一套架子,改改便直接搬到了電影銀幕上。
看上去雖然花樣不少,但感覺其實就是一個字——假。
但一來現在的人們對京劇粵劇的接受度還很高,二來也是這種打法在電影界已經持續了近二十年,一時間京戲武打的花式竟無人可以撼動。
上面所說劉湛在武行站了一席之地,也就僅僅只是一席之地罷了。
現在香江武行最大的班頭,說起來大家應該也應該有些耳熟。
二十一世紀時,八九十年代香江武行里最為著名的劉家班以及成家班,都早已煙消云散。
只有一個袁家班,不僅活躍在影壇,甚至于還打出了國門。
武術指導袁和蘋,更是無人不曉。
而五十年代的香江,武行里最負盛名的,便是袁和蘋之父袁小畑。
為什么是袁小畑呢?
除卻武打片和京戲的淵源關系,以及袁小畑進入電影這行更早外,也在于他本就是京劇武生出生,京戲武打的功底很是深厚。
所以這時的香江武行,基本都被這位北派藝人掌控著。
至于劉湛劉佳良這些純粹的南方拳師,更多的是撿一撿人家的剩飯吃。
就這,還被劉佳良搞砸了。
其實這件冒失之事,說來也很簡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赤峰市|
丹东市|
杭锦后旗|
西青区|
广汉市|
南澳县|
务川|
曲阜市|
南充市|
西乌珠穆沁旗|
巴林右旗|
佛山市|
南充市|
榆林市|
建德市|
孟州市|
米泉市|
衡水市|
黑河市|
通河县|
鸡西市|
尚志市|
翁牛特旗|
于都县|
洪江市|
赤壁市|
资源县|
云霄县|
彭泽县|
双鸭山市|
台中县|
定西市|
元阳县|
绥阳县|
宁明县|
江山市|
土默特右旗|
昆山市|
红桥区|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