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日,李道一帶著正道,到了天師府。 現在的天師府,不是旅游勝地中的天師府。而是為了不影響修道,天師府在舊址頗遠的地方,重新按照舊址天師府規格,建造了新的天師府。 原本的天師府,則成了旅游景點。 新的天師府氣勢恢宏,如皇宮大宅。 站在天師府前,正道感慨道:“師傅,這里還能修行嗎?” 修道之人,財侶法地不可少。但是富貴迷人眼,身處富貴鄉,不羨仙與神。 沒有哪一個富豪,寧肯舍棄富貴生活,出家為僧為道的... 而道門或者佛門,一旦追求富貴,那就不是修行,而是變了質,那叫斂財。 “道與道不同,別人有別人的修行方式,而我們...不可輕易否定別人。” 李道一嘆息一聲,正道是一個典型的憤青,這一路走來,能夠憐憫弱小,但是見不慣富貴強人。現在,更是體現了出來。 天師府現在在華夏,是極少數極具盛名的修行圣地,乃是道門宗壇,正一祖脈。 要是正道的問題,被正一道聽到,少不得一番爭論。 “身為修道者,秉持自己本心就可以,別人的事情,就不要多問。” 李道一皺眉:“別人的修行方式,也不要輕易改變。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不要以己身方式,加諸他人之身。” 正道點頭。 現在天師府極為熱鬧,天南地北的道門中人,熙熙攘攘擠滿了天師府。 并沒有道觀觀主孤身前來,或多或少帶著自己的弟子。 有相識的,自然聚在一起,高談闊論。 甚至有人臉紅脖子粗,論道急了眼。 正道看的直搖頭,這哪里是修行者聚會,明顯就是廟會,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了一起,來這里吵架來了。 李道一沒有認識的人,帶著正道進入了天師府。在一處廣場中,有一座高臺,高臺四周,放置了足足數千蒲團。 道臺高約九尺九寸,周長三丈三尺三分。 每一個蒲團之間的距離,也是頗有講究,相隔三尺三寸。 此時蒲團九成以上,已經坐滿了人。 李道一帶著正道,先是去一座宮殿,留下姓名地址,證明清虛觀已經來人之后,尋找了一個角落,盤膝坐下。 “李道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