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巡視科技院-《回到明朝當朱標》
第(1/3)頁
“戴太醫,讓你見笑了。”
“不敢不敢,今日才發現微臣是井底之蛙。”
戴思宗是震撼的,不少官員說科技院是徒有虛名,說什么有個太醫院就夠了,還要在科技院里培養醫士,分明是殿下看不起他們。
找一些工匠泥腿子,甚至給有元廷的前官員在那里侮辱人。
今日,戴思宗才對這些工匠有了新看法,不管他們之前是什么,但都是有真本事的。
朱標負著手走在科技院的樓閣前。
這座院子四周都是房屋,原本是為東宮之后準備,但朱標請求老朱把這十幾間屋子劃了出來做科技院用。
醫士,木匠,農事……還有高啟他們講解化學小冊子和農學冊子的地方,五花八門卻井井有條。
宋濂他們正在屋子里和詹事府那些一起討論著什么,朱標沒有打擾,繼續向前轉著走著。
走到一處,戴思宗有些好奇起來,這門口用稻草蓋起來的大缸里都裝著什么東西?
剛才在那群醫士那里看到有不少架在空中的竹筒,說是用來去藥液的……
沐英看戴思宗好奇,得到朱標吩咐后,上前掀開那有縫隙的稻草說道:“這里面是他們辛苦挑選出來的大顆粒種子,怕正午太陽焦熱曬蔫。”
“大種子?”
“孤命人培育的良種,只不過時間漫長,農藥化肥缺一不可。”
加入北方的農夫一人耕田三五十畝,把夏麥秋粟合起來,可種糧食畝產兩石以上(今市制畝300斤)。
而南方稻麥兩熟田的稻谷可以畝產稻谷2石(288斤)。
如果經過研究,在用基礎肥料,降低蟲災,那畝產更多,甚至畝產幾十石都不是假話。
因為從小受苦,朱元璋深知作為農民的不容易。
他當時告訴朱標說大明開國后,希望百姓盡快有飯吃,有衣穿,能夠過上安穩生活。
化肥農藥研究,迫在眉睫。
有了這些,農業發展才不會太費力,揚州用的只是最普通易制的肥土。
等收糧后,倒是要看看第一年的效果。
上下五千年,自古就是幅員廣大,情形復雜。
明朝曾經采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于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不想著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后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如果朱標不穿越,那么歷史依然按照最初發展。
歷史上的1388年,老朱曾經親自指示,讓百姓納稅實物不用入倉庫,直接供應于軍士的家庭,軍士則不再發給軍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安溪县|
屯昌县|
和田县|
永仁县|
宁津县|
河津市|
旅游|
鸡西市|
博乐市|
武平县|
太保市|
北碚区|
苗栗市|
遂昌县|
钦州市|
甘泉县|
乌审旗|
墨竹工卡县|
乐昌市|
乡城县|
九寨沟县|
海城市|
苍南县|
宜春市|
黄陵县|
南川市|
内江市|
建始县|
郴州市|
青浦区|
绍兴县|
保德县|
阳原县|
石嘴山市|
昭苏县|
邢台县|
南和县|
新化县|
宝清县|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