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半夜時分,雷聲滾滾,狂風大作。 朱標寢殿的走廊下,一道黑影猛然佇立,低著頭趴在那里一動不動。 頃刻間,大雨磅礴。 “呼,還好還好,你這個小寶貝可得給老子好好的。”沐英望著從沈家帶回來的土豆苗,粗糙的手掌輕撫葉片。 當年多虧義父義母的照顧自己,做人該知恩圖報,除了要對殿下好,也要對殿下寶貝的東西好。 沐英嘿嘿一笑,他白天看朱標把它珍愛的栽好,還說要是真成了,就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雨還在下,不少飄進走廊,打濕了木頭,沐英跟鐵塔一樣動都不動。 天快亮時,沐英后背衣服已經濕透,他絲毫不在乎的抹了把頭發上的雨水,起身離去。 第二日清晨,小太監起來掃東宮各殿的樹葉,發現花草苗木都被吹的東倒西歪。 光是扶起來,就用了大半天的時間。 “昨晚雨好大,窗戶都吹的啪啪響,玉兒你聽到沒。”錦兒收拾朱標的書籍時對玉兒說。 “嗯,聽見了呢,又是刮風又是下雨,那些花草都被吹斷在地。” 朱標正伸懶腰,聽到兩人的對話立即開門走了出去。 玉兒疑惑道:“殿下,衣服還沒穿好呢。” “殿下怎么了?”錦兒搖搖頭疑問。 朱標大步走到門外,看到缸里的土豆苗好好的,這才心滿意足,繼續讓人伺候穿衣。 吃過早飯,沐英來了,說是神機堂的基礎準備已經妥當。 火器對整個軍事系統的要求非常高。 火器制造系統。這個在洪武到永樂這段時期做得很好,火器質量有保障。 但之后,明后期對火器制造的管理逐漸松散,整個官僚系統趨于腐敗的,火器的制造也開始呈現豆腐渣趨勢。 明末,朝廷的火銃常常出現炸膛的現象,搞得明軍火銃兵射擊時往往戰戰兢兢,點燃后胡亂射出就完事,還以不火銃炸膛為幸運,根本沒心思瞄準。 永樂八年朱棣建神機營,大量練習火器的使用方法。 對于朱標來說,他要神機堂把火器都包攬,到時候工作準備成熟就開始制造訓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