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被驚到了-《回到明朝當朱標》
第(2/3)頁
“標兒,什么法子,跟咱說說。”
“回父皇,編制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可有效管理戶口,掌握勞動力。”
朱元璋為這事愁了很久也沒想到好法子,聽到朱標說黃冊和魚鱗冊,有些遲疑。
他認為很多事情和政策實行前都要進行反復推演和證實才能在全國推行。
哪怕自己兒子說的。
作為太子的少師,劉伯溫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上前對老朱恭敬道:“陛下,臣以為太子說的這方法可以一試。”
李善長看了眼劉伯溫,心中道:這事情成不成,還得陛下拍板。太子畢竟少經驗,怎么可能他的法子就能用。劉伯溫啊劉伯溫,當個太子少師還能耐了。
一時間,以胡惟庸和李善長為首的表示質疑,而劉伯溫和宋濂還有呂昶認為朱標說的法子可以試試。
老朱對李善長說的也是理解的,自己從開國前就開始在想這個問題,一直沒有頭緒,只當朱標是想替自己分憂。
便示意朱標說下去。
“父皇,可讓全國各府縣編制黃冊,110戶為里…………一里中的110戶,按丁糧多少為序編為一冊,冊中注明各戶姓名、籍貫、丁口、年齡、田地產業。
……黃冊一式兩份……布政司呈報給戶部的冊必須用黃紙做封面。”
朱元璋聽的愣住了,就連劉伯溫和宋濂他們也沒回過神。
這下,李善長也聽的來了興趣,這法子確實不錯,解決了這些日子他們冥思苦想的難題。
如果這黃冊方法絕對不是劉伯溫出的主意,看來這位太子殿下不僅僅溫文敦厚,確實有些手腕。
“陛下,太子殿下所說確實是好法子,只不過微臣認為這黃冊若真定制好,數量龐大,該如何儲存。”
李善長瞪了眼胡惟庸,覺得他太自作聰明,說出這話。
胡惟庸的提醒,朱元璋回過神問道:“標兒,你怎么看。”
“回父皇,兒臣認為可以在南*京后湖中心的幾個小島上建有幾個專門的檔案室,用來儲藏黃冊和魚鱗冊。”
“皇城不好?為何選在后湖那里。”朱元璋思索。
“后湖四面環水,可避免火災,況且這些湖心小島與外界聯系少,黃冊和魚鱗冊的保管不易受外面的干擾,是個收藏重要文冊的好地方。”
朱元璋點頭,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況,憑借黃冊,便可向黃冊名冊中的老百姓征勞役、攤派賦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和平县|
晋城|
阜宁县|
平陆县|
中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黔东|
邵阳县|
秭归县|
株洲市|
宁夏|
弋阳县|
商河县|
伊宁市|
寿光市|
九江县|
井陉县|
双桥区|
张北县|
阳曲县|
高淳县|
开鲁县|
射洪县|
铜山县|
儋州市|
疏附县|
紫云|
博客|
凌源市|
荆门市|
阳朔县|
盘锦市|
额济纳旗|
历史|
同德县|
共和县|
钟祥市|
兴国县|
景宁|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