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秋收-《帶著工業革命系統回明朝》
第(1/3)頁
天啟七年是個多事之秋,誰也想不到好好的大明皇帝說不行就不行了。
天啟皇帝駕崩,本應該天下縞素,蕭條數日。但是全國饑荒連年,許多地區的百姓有一頓沒一頓的,民以食為天,更多的百姓知道這個消息以后只是愕然,然后還是各自忙活各自的生計。
遼南的楚云聽到崇禎皇帝昭告天下登基后,只是替崇禎感到可憐:雖然自己挺心疼這個瓜蛋子的,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腐朽的大明王朝終究要被湮滅的。
此時楚云帶著一群部下來到薛家村。薛家村在金州,是農業局建立的第一個農業基地,早先楚云召喚出來的代表十八世紀農業技術的塔爾、湯森、布拉德利、科克、貝克韋爾等人,已經進駐薛家村好幾個月,整天在忙著培植作物、改進耕作制度、改良牲畜品種等試驗。
薛家村由于被征為試驗基地,所以薛家村的村民收到了不少來自復遼軍的補貼,一些村民干脆推倒以前破舊的茅草屋,建起了紅磚屋。在紅磚墻上還用木漆涂了幾個大字——“要致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養豬“。
這句話當然是來自楚云這樣后世人的思想。為了以后的機動車做準備,楚云鼓勵各鄉各鎮先修碎石子路。由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以后人工化肥也可能會被弄出來,所以鼓勵多生孩子是應該的。此時遼南的人口經過戰亂實在太少。
除了上述的標語,還有類似“百年大計,讀書認字”、“生產發展,村容整潔”等各種各樣的標語。看著薛家村里五花八門的宣傳口號,楚云感到莫明的親切,終于有點現代農村的感覺了。
“大家快看,聽農業局的長官說,是我們的楚大人來查看我們實驗基地的發展狀況了,那群人里就有我們的楚大人吧?”農莊里喂豬的農戶遠遠瞧見農田的小道間,平時里專注于農業研究的農業專家正恭敬地陪著一群陌生的人,向他們介紹農業基地里的情況。
“走,我們過去看看,傳說中救了我們遼南十萬百姓的楚大人,就算不能與他握個手,哪怕就是見他一面,我都可以向我的子孫吹一輩子了。”另一個農戶說道。
“楚大人的脾氣很好,我們就算靠過去應該也不會責怪我們吧?”
在幾個農戶的慫恿下,一群農戶沖上去要圍觀楚云等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沙河市|
丹寨县|
苍南县|
青浦区|
甘德县|
稷山县|
永兴县|
白朗县|
南京市|
江门市|
安西县|
青龙|
伊金霍洛旗|
通江县|
宁陕县|
西盟|
莱阳市|
樟树市|
荆门市|
廉江市|
荥经县|
洱源县|
辽阳县|
大同市|
宁安市|
淮安市|
驻马店市|
内乡县|
潢川县|
南康市|
普格县|
永城市|
邢台市|
卢龙县|
渭源县|
南溪县|
永福县|
启东市|
阿图什市|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