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長官大人暫時無法建造以上四個等級的戰艦,可以建更小型的五等戰列艦和六等戰列艦,它們和前面四種戰列艦均屬于三桅橫帆戰艦,擁有20-40門火炮,兩三萬兩白銀是必須的。” “至于更小的,已經不能算了戰列艦了,雙桅炮船,一般配有16-24門火炮,萬兩白銀應該是夠的。雖然炮船的威力不如戰列艦,不過勝在靈活,可以執行巡邏、護航的任務。” 幾個來自平行世界大不列顛帝國的技術專家討論起海軍,七嘴八舌。 話說到現在,楚云已經有對皇家海軍的結構已經有概念了。 大不列顛的皇家海軍,以一類戰列艦為精神象征,三類戰艦為主力,然后輔以大量的炮船執行護衛、巡邏等任務。 雖然楚云似乎沒有任何實力建造可怕的戰列艦,不過在水師衰微的明末,特別是北方,可能僅僅憑借裝備了24門先進火炮的炮船就可以稱霸一方了。 要制造18世紀大不列顛帝國的雙桅炮船,需要點亮“蓋倫帆船”技術、18世紀冶金技術、18世紀前裝滑膛炮技術、18世紀航海技術。 其中“蓋倫帆船”技術已然在西方大規模運用,只需要50文明點。18世紀前裝滑膛炮技術需要500文明點。而18世紀冶金技術因為在點出蒸汽機技術的同時已經點了,所以不需要再點。至于18世紀航海技術,需要500文明點。 一共需要1050文明點。 如果要制造大不列顛風帆戰列艦,需要額外點出“風帆戰列艦”技術,需要額外1000文明點。 其實文明點對于楚云來說還不算什么。自從他占領金州衛后,隨著金州衛的人口、商業、工業、文化、農業開始增長,每天楚云有將近10點文明點的收入,現在楚云挨上一年的時間,可以將這些技術全部點出來。 不過就算全部弄出來又如何?如果沒有足夠的銀兩,連一艘戰列艦都造不出! 還是再等等吧。楚云暫時放下海軍強國夢。他也算明白當初鄭和下西洋為什么會被人批評為耗資巨大而被終止。 一支數萬人的船隊,如果只是為了宣揚國威而進行長時間的航行,而不是大規模搶掠資源、開拓穩定的貿易路線的話,那么簡直是在浪費資源,丟掉了開啟大航海時代的絕好契機。另外,農業國是不可能長期支撐一支龐大的船隊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