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征收鄉紳土地的行動基本上結束,基本上鄉紳們都被迫妥協了。因為大部分村民可以承包土地,所以受到了眾多村民的追捧。另外由于我們付出足夠多的銀兩,所以最近陸續有村民來到金州城定居……”陳挺向楚云匯報最近一個月的成果。 “那不是很不錯嘛?”楚云說道。 “可是我們為此……購買了數十個大鄉紳的土地,負債數萬兩,大人您覺得很不錯?”陳挺快愁白了頭,望著這天文賬單。 “才區區數萬兩白銀,我們已經占了大便宜了,若是和平時期你用數萬兩白銀買下金州衛的土地給我看?三年后才付清,憑借我們的發展勢頭,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楚云不以為意。 征收了金州衛八九成的土地后,楚云才可以進行農業改革。如果土地不控制在自己手里,指望那些鄉紳改善生產技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雜交水稻、什么叫做培育優良種、什么叫做化肥嗎? 不過就算是楚云自己知道這些農業生產概念,要憑借楚云貧乏的知識自己要弄出化肥、雜交水稻這種跨時代的東西。因此只能依靠神秘的工業革命系統了。 楚云打開工業革命系統,第一個想到的是奧地利的遺傳學之父孟德爾,不過工業革命系統顯示楚云的文明點不足以點燃19世紀的生物技術。至于雜交水稻、合成化肥技術所需要的文明點更多。楚云只好將目光放在18世紀的農業生產技術上。 “播種機技術,需要消耗100文明點。”楚云對近代大不列顛的農業革命有一定的研究,知道播種機技術是一個好東西。雖然明朝也有耬車這樣的播種機,但播種效率實際上還不夠高。 “寄主您選擇了播種機技術,可用文明點減少100點。工業革命系統將召喚平行時空的科技人才幫助您實現播種機技術……鏈接中……來自大不列顛的塔爾將幫您實現播種機技術。” 眼睛一眨,一個金發碧眼的老人帶著一個奇怪的機器出現在楚云面前。這個機器由鐵架、彈簧和木材組成,具體是怎么運作的楚云也看不出來。 “長官,在下是塔爾,這是在下發明的播種機。我在播種機里面安裝了彈簧裝置,用一個銅蓋和可調節的彈簧一起來控制種植下落的速度、調節播種量……”塔爾開始自信滿滿地介紹起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