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換成他是海棠果樂隊的決策人,擁有一個聲樂功底如此強大的主唱,他很可能也會選這首歌作為開場王炸。 而他們的命運引力樂隊,選擇《波西米亞狂想曲》就更正常了。 雖然首局就碰上關底boss,但有句老話,禍兮福所倚,他們同樣會受到巨大的關注度。 反正贏得可能性不大,不如輸得更有光彩。于是他選擇亮出最大的底牌,派出栗山瑞穗那個聲樂怪物上場。但是,栗山瑞穗的歌劇腔毛病還沒改過來,他苦思冥想之下,靈機一動,才同樣選擇了《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這首歌就得有歌劇腔那股味才正宗。 “看不出來哪里有‘命運引力’,”北原賢人輕語,“非要說的話,我抽中雨宮雅柊算是命運引力?但是才二十三分之一的概率......” 北原賢人不再糾結前兩件事,往后看。 第三件事,意外受傷住院。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鶴見千春多次提過一起外出旅游,但當時不是比賽沒時間,就是上學沒時間,直到暑假才得以實施計劃。而他和柏木茉優,在樂隊比賽結束后,完全撕破了臉,暗地里爭斗交鋒,勾心斗角,彼此“不共戴東京”,發生了一系列不友好的事情:派人監控她,被她發現;體育祭上撬了她的墻腳,架空了她在學生會的大部分話語權...... 第三件事的經過是,樂隊成員去雪山旅游滑雪。他和柏木茉優彼此看不順眼,你搞我,我搞你,誰都不肯低頭認輸。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過程中還差點發生車禍。 后來,柏木茉優在一場夜晚的游戲活動中發生險情,整個人懸在陡崖邊,岌岌可危。同為隊友的他發現了這一幕。 當時情況緊急,柏木茉優已經力竭,隨時都有墜崖危險,等到其他人前來救援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他只好硬著頭皮試一試,盡力把她拉上來,但是人沒救上來,還把自己搭了進去。 就那樣,他和柏木茉優一起滑下陡坡,共同在雪原上求生等待救援。互相依偎取暖。你昏迷了我去擋風,我凍暈了你去擋風,終于堅持到救援隊抵達。 而最后的結果,即是第三件是的發生,他意外受傷住院。胳膊脫臼。但這件事以后,他和柏木茉優之間也隨之關系大為緩和。 柏木茉優心里過意不去,給他買了一臺新手機——正是女兒口中,他未來收藏起來的那一臺手機——又給他做了一段時間的保姆,他和柏木茉優也漸漸化敵為友。 北原賢人稍作分析,第三件事中,再以主方和客方角度判斷。 雖然救援柏木茉優,確實是他的主觀意愿,但是這里面,他屬于被動救援。他沒辦法了,更沒辦法眼看著不管,只能冒險一試。所以,他作為主方做出的選擇,依然受到了客方(一切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前三件事,他始終或多或少地受到客方影響,被動地作出決定。該說是不甘心好呢,還是不服氣好呢。 而眼下結束的第四件事——差一點成為名人——雖然有所不同,但他依然沒逃出客方的壓制,只不過這一次,他輸得服氣。實力不濟有什么辦法,純粹是技術上的差距,不存在任何技術之外或運氣方面的因素影響。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輸得起,放得下。大不了來年再戰唄。 想著想著,北原賢人忽然有所明悟。 “命運引力真的存在嗎?”他不禁懷疑了起來。 這四件事。要不就是大環境下的形勢所迫,他被逼上梁山(參加樂隊比賽);要不就為了全局著想和還人情賬(文抄月半小夜曲),要不就是危在旦夕,救人要緊(意外受傷住院);再就是實力不濟,做不到(差一點成為名人)。 照這樣看,所謂的命運引力,更像是他受一切外部環境因素影響,而造成的符合自身的性格、能力和處世態度的結果。 ——哪有一張命運大手在操控,是自我的選擇造就自我的命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