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聽到李公公說九皇子來了,臉上的怒色頓時淡去,說道:“小九來了?快傳!” 一個八歲模樣的小孩子走進了御書房,他可愛的臉蛋上是一本正經的神色,在給皇帝行禮時動作也十分標準刻板,但當皇帝對他笑著招手,他立馬露出活潑開朗的笑容黏到皇帝身邊,撒嬌的喊道:“父皇!” 皇帝就喜歡九皇子這平時乖巧聰明穩重,但該撒嬌賣萌時毫不含糊的模樣,把他摟在懷里,笑瞇瞇的問道:“小九今日來找父皇有什么事?” 九皇子看了一眼地上的狼藉,已經有宮人在收拾清理了,他問道:“父皇還在為鎮北公而煩惱嗎?” 皇帝臉上的笑容頓時冷了下來,怒氣上涌,現在只要有人一提到‘鎮北公’‘孟元嘉’就能讓他怒火洶涌。 九皇子卻并不怕皇帝生氣的樣子,他趴在皇帝耳邊小聲的耳語幾句,很快就看見皇帝臉上的怒氣轉變為喜色,抱起九皇子就哈哈大笑:“乖兒子,小九你真是朕最聰明的兒子!若是計劃成功,朕就立你為太子!” 九皇子小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笑容,但雙眸中卻是一片嘲諷。 九皇子把皇帝哄得高高興興的,臨走前還不忘叮囑皇帝:“父皇可千萬不要讓人知道是兒臣給您出的主意哦。” 皇帝敷衍的點了點頭,反正他也沒打算對別人說自己是靠八歲的小兒子才想出這么妙的辦法鏟除奸佞,這么好的方法當然是他這個盛世明君想出來的啦。 皇帝在這邊暗搓搓的謀劃著怎么調走駐扎在京城外的鎮北軍時,元嘉那頭已經與地方軍隊中的將領取得了聯系,收買招攬行動也進行得很順利。 實在是近些年除了邊疆闕玉關要面對胡虜的進攻外,本朝其他地方都無仗可打,頂多就是剿剿匪,文官地位壓制武官一頭。 地方將領在朝廷中實在不受重視,還會被文官搶走剿匪功勞,有黑鍋他們背,功勞被搶,事情捅到皇帝面前,一心想收攏軍權的皇帝是無條件的偏向文官,令人寒心。 在元嘉把精力都放在了掌控地方軍隊上時,派去調查九皇子麾下勢力的人送回了密信。 元嘉拆開密信一看,表面上看九皇子名下的那些勢力都是些不上臺面的商人商會,還是九皇子的舅舅以九皇子的名頭辦的。 表面上看只是九皇子舅舅貪財借九皇子的名頭參與商會賺錢,實際上元嘉看出了九皇子通過商人布局朝堂。 那些商會商人們最近頻繁資助寒門學子科舉考試,待九皇子長大了,那些寒門學子應該有不少都科舉入仕,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屆時不都是他的天然班底嗎? 這等布局,元嘉基本可以確定,這個九皇子應該就是這個世界的重生者了。 元嘉將分散了一部分精力在九皇子籌建的商會上,思索著該如何打散這個初見雛形的巨大資本集團。 然而還不等他動手,負責在京城外盯著皇帝派出去求援之人的手下緊急送來密信:“主公,有一只漏網之魚逃過了我們的漁網。” 這意味著皇帝的人很可能已經把求援密詔傳遞了出去。 元嘉倒不是很在意,地方軍隊上不少將領都選擇投靠到他的麾下,皇帝派去的人未必能活著回來呢。 既然已經有了漏網之魚,元嘉索性就把人給撤了,任憑皇帝求援,他要是害怕就算他輸。 只是令元嘉沒想到的是,地方軍隊那邊并沒有收到皇帝的密詔,似乎那條漏網之魚并沒有前去召集地方軍隊入京勤王護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