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地球,一個多么熟悉,又多么遙遠的名詞。 在廢土的前兩個月時,睡夢中,蘇摩還好幾次夢到了自己回到了魔都,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內。 繁華。 安全。 人越是缺什么,越會想什么。 對于這些在地球上可以輕松獲得,但又在廢土難以奢求的東西。 蘇摩也和普通人一般,毫無差距。 握著傳單。 漸漸地,蘇摩的思緒飄了出去,一路穿過廢土的無垠大地,又度過浩瀚的星空,在黑暗中抵達了一處散發著淡淡的藍色星球。 公元2022年6月7日。 距離人類第一時間用監測手段發現大批量小行星,軌跡必定會經過地球,已經過去整整三天。 三天時間,在確認了這一劫難光靠人類現有手段絕對無法躲過后,天下格局大變。 舊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邊界一夜之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 人類災難共同抵抗聯盟成立! 同時,在周密的計算和部署下,為了不引起大范圍的恐慌,各地開始秘密新建足以抵御災難的超級避難所。 縱覽天下,按照位置和優劣和物資的充裕度。 華夏北方的避難所主要集中在高原地帶,以天然地勢為基,進一步拓寬地底空間,容納所有身處北方之人。 華夏南方的避難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以強大的基建力量和原有的經濟力量為保證,日夜趕工,一刻不停。 六月到十月,中間僅僅四個月時間。 沿海地帶便神奇一般的建起三十四座大型避難所。 其中。 體量最大的厚土一號避難所,足以容納一千兩百萬人正常生活,擁有足足三百米厚的超級合金圍墻。 從頂部到底部,前后足有數十公里,哪怕外界掀起滔天波浪,也能在里面穩如泰山。 并且,按照設計中的緊急狀態來算。 只要能進一步壓縮空間,哪怕塞一千五百萬人進厚土一號,也不是問題。 而從厚土一號再往下,則是排名第二足以容納的一千萬人的蛟龍一號,排名第三足以容納九百萬人的蛟龍二號。 這兩個超大型避難所同樣位于東省,且占據圳市主要位置。 一經開放,僅用六天時間便雙雙達成滿員,足以見得其底蘊實力。 刨除掉這兩個再往下,便是讓人津津樂道的媽祖三兄弟,共占據四,五,六三個位置。 一,二,三號媽祖避難所。 設計的容納人數上限都是五百萬人,看起來和前幾個遜色不少。 但實際上,哪怕是厚土一號的物資設計上限,也僅是人均八年儲存量而已。 八年之內,如果避難所產出不夠,那就意味著所有人到期之后,便要開始縮衣節食,緊巴巴的過日子。 而這媽祖一二三號,每一個的人均物資設計上限都是二十年。 從物資對比來看。 不止翻了一倍。 不止寬松的一點半點。 ... “看來這三層小樓,果然是從我們地球上直接轉移過來的” “包括里面的東西,也一并都移動了過來,原汁原味!” 僅僅通過樓梯的樣式和里面的物資,并不能馬上肯定這建筑就是來自地球。 但印有避難所宣傳單的這張紙,卻完全足夠。 不用再去猜,也不用再去懷疑這棟樓的來源,他的故鄉,就是所有人日思夜想的那顆星球! 地球! “還真是咱們華夏的避難所宣傳單,不過,為什么會把這東西移動過來呢?” 接過傳單,關雨安翻看了幾下,也確認了其真正的歸屬地。 同時,一個個問題也接踵而至。 “我們傳送的時間是2022年12月22日下午一點五十七分,那時候太陽耀斑已經全面爆發一個小時四十分鐘,而小行星距離地球也僅剩最后五分鐘。” “按理說,在我們被帶走以后,地面上的建筑就算發生了奇跡能保存,也絕對不可能有現在這么完整” “難不成這樣建筑也和年齡超出限制的人一起,被保存在了另一個空間里?” 細想著天火降臨前的那一刻,關雨安臉上寫滿了大大的疑惑。 “不像是被保存在了另一個空間,除非那里也和地球的環境差不多,有這么大的風沙和土灰,不然,說另一個空間實在有些牽強” “并且那些后面下來的人也根本沒有意識到另一個空間,只說眼睛一閉一睜就和我們一樣到這里了” 簡單的來回否定便推敲出了里面的問題。 不過,說到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