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是說我們之前制造的鍋爐,在能石的某種特殊力量催化下,已經變成了一個可以源源不斷吸收能量,又將其轉換為其他物質的機器?” “蘇摩你確定?這東西可以吸收最基礎的能量,從而進行其他物質的轉換?” “這不可能,這根本違反了物質更迭的基本規律,參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物質最基本的組成部分的活躍進程為夸克熵增,夸克熵增的邏輯進程是單向不可逆的,因此就存在了邏輯的先后順序,如果我們要實現這種將邏輯進程進行切割,就得用邏輯衡量進度的工具——時間,你告訴我,能石能一定程度上對時間發生影響?” “再者說,時間也只是一個我們制定出來的體系,根本不能應用到所有的物質上...” “讓我去試試,把我燒了,我倒要看看這東西到底是怎么進行時間重塑的!” “...” 圍繞在已經升級完畢的圓形鍋爐前。 看著一眾科研學者從最開始的驚疑,震驚,到中間的不可置信,反駁,再到最后“以身試法”,“以身飼虎”。 哪怕是陳審這些根本不懂到底有什么科學原理的人,也感受到了這件東西的重要性。 現象上。 煉丹爐只是進行了物質能量轉換,將能量重新塑造成了其他樣子。 本質上。 卻是利用時間切割,將物質還原到了最初的時候,再通過營造一個合適的環境,讓他“自然生長”。 聽起來是很玄乎,但通俗點來講。 煉丹爐并非是直接進行物質轉換,將紅的變成綠的,將韭菜變成芹菜。 而是先將韭菜還原成種子,然后對其種子進行一系列操作,使其內部發生基因突變,變成芹菜種子。 再通過極短的時間,模擬出一個適合芹菜生長的環境,種下這枚種子,直至收獲。 因為這時間非常短暫,可能短到了以人類現有科技根本不能察覺的地步。 所以表現在外,就是剛剛放入了韭菜,下一秒就能取出芹菜,營造出來了一種物質轉換的假相。 “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但我只能說,這確實是我們人類的手筆!” 以前的升級到還能糊弄,但這次關乎到所有人的“道心”。 站在人群中間,蘇摩想了想,最終還是開口解釋了一番。 這解釋。 自然是在升級過程中看到的那位狠人,徒手將飛船發動機引擎改造,從而在陌生星球上存活的完整故事。 在系統演示的快進畫面中,這故事只持續了十分鐘左右,便圓滿結束。 到了現實里,講起來時,蘇摩還是選擇盡可能詳細的描述了一遍,增添了一些他觀察到的細節。 半個小時過后。 看著聽完故事,一臉若有所思的呂寬等人悄然離去。 蘇摩悄無聲息的搖了搖頭。 對待比現在快一步的科技,人還能對其不斷分析,找出其精妙之處,繼而快速吸收。 對待比現在快兩步的科技,大多數人就只能干瞪眼,充當一個使用者。 但對待比現在快三步,甚至更多的科技,對于研究的人來說,知道的越少,越好! 這道理,不僅蘇摩懂,這些在科學之道里浸淫了數十年的人,更懂! 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眼前。 “現在就安排人往里面鏟雪吧,優先焚燒三公里內的積雪” 略一吩咐,順帶傳授放入積雪,點選焚燒,轉換能量等操作。 聽完蘇摩講解,陳審等人十分光棍的欣然點頭:“好嘞,這就安排!” 原理,他們不懂,也不想懂。 高深的東西交給領地內專業人士去辦即可。 他們只知道。 有了處理積雪的辦法,村子不用再受積雪困擾,有了更好面對災難的手段。 這是好事。 前半夜,指導村民學習使用煉丹爐的焚燒。 后半夜,隨著挖掘機入場,上百村民配合,一切總算步入正軌。 縱使外面還是寒冷異常。 縱使天空中積雪還在不斷飄落。 但對領地來說,不光是一眾管理層沒了半點困意,就連村民們也都鼓足了干勁,恨不得早日讓這雪層消失。 幾個小時的忙碌,所有人手法越來越嫻熟,路線也越來越完美。 僅到凌晨四點,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方圓一公里內地上的積雪就已經消失了大半! 而等到早上六點的休息時間來臨。 方圓一公里內,除了些許低洼處還有點雪片之外,其他地方就連吸足了水分變成黑褐色的土地,都能清楚的看到! 這進度,比起蘇摩之前預估的要慢上不少。 但那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