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長長的舒緩出一口因為激動產生的悶氣,重新將防潮布蓋在發射模塊上,回到三層后,蘇摩的腦子已經徹底轉動了起來。 之前還愁怎么將武器找個由頭賣給苔原避難所,以此來保證苔原避難所在轉移前夕絕對的安全。 但現在看來,是完全不用發愁了。 避難所需要的技術鏈條還很多,在人類研究出來的領域內,任何一樣用系統升級都太過浪費。 反倒是和苔原避難所這樣的官方組織進行交易,更為劃算。 摸索思考了一陣,拿出一個本子,蘇摩開始籌劃起這一次要交易的所有東西。 首先是最重要的東西...雷達技術!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整體翻譯過來的意思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因此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 在使用中,雷達通過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達最早出現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地球上的一戰時期,對于接受了知識大爆炸,以及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人來說,算是“上古”時代的產物。 因此,從原理上以及制造難度上來說,普通人想要制造簡易的雷達,只要有圖紙和指導,根本不是問題。 對于驅逐艦上搭載的雷達,其實留給蘇摩選擇的范圍并不多。 現代艦船上,一般上了級別的艦船基本都會搭載六種雷達,分別是警戒雷達,引導雷達,相控陣雷達,超視距雷達,火控雷達,以及導航避碰雷達。 在這六種雷達里,以80米長的三級驅逐艦來說,除了導航避碰雷達必須要搭載3-5個來確保航行安全之外,其他五種都可以按需搭載。 “用來分辨敵我的警戒雷達,不需要,上了大海哪怕是同為人類,也有可能是敵人,我不會讓任何陌生人上船,所以這一項可以直接排除,節省預算” “用來引導艦載機啟停的引導雷達,以及超視距雷達,就更不需要了,現在就算有飛機,我也不會開啊!” “所以剩下的選擇里,火控和相控陣,必須抉擇一下!” 著重的在本子上圈出兩種雷達的名字,蘇摩開始慢慢回憶曾經在某戰忽局的節目中,聽到過的信息。 艦載相控陣雷達,需要由計算機控制陣列天線上,各個輻射單元的饋電相位。 通過改變雷達天線波束形狀和指向實現掃描。 這種雷達是目前現代主流的艦載雷達,但這東西發源的歷史可不長。 也是從90年代經濟復蘇開始,才慢慢多了起來。 當然,作為主流,在技術水準和制造水準,肯定要求比起其他雷達要高得多。 對比起來,從20世紀50年代就列裝上艦船的火控雷達,要求肯定低一點。 “相控陣技術要求很多,就算我拿到了圖紙,想要制造,估計也得支出一筆天價的生存點” “真要搞起來,還不如直接用火控雷達和長距離定位雷達,來進行粗糙的實現,哪怕是精度差點,我都認了!” 一拍桌子,蘇摩直接用筆在相控陣雷達上涂抹幾下,選擇放棄。 窮則精準打擊,富則火力覆蓋。 在精度一米之內,和精度一百米之內,蘇摩毫不猶豫,當場拍板。 “只要我能制造短距離彈道導彈,敵人在中心和在一百米內根本沒有任何差距” “還不如把省下來的材料和生存點,全部拿來制造彈藥,一發打不中,我特么直接給你來一百發全覆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