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沈云菲這個小團體的人對姜翎并不熱情,甚至還有些抵觸,誰叫她從前名聲不佳呢。 但有沈云菲嘰嘰喳喳地調節氣氛,再加上姜翎暫時不曾做出什么不好的舉動,也沒說出什么讓人厭煩的話來,其余三人便給沈云菲面子,沒有拂袖而去,也沒有給姜翎臉色看。 五人小團體在玄關處換上冬靴,各自帶著伴讀丫鬟,一路說說笑笑先去了恭房。 姜翎一路并未出聲,只是安靜地聽她們說話。 話最多的就是表妹沈云菲和嚴三姑娘嚴惜梅。 兩人像相聲里的逗哏和捧哏,一個負責眉飛色舞地講,另一個則負責在適當的時候拋出語氣詞:“這樣嗎?”“哇!”“好厲害啊!”“真的呀!” 沈云菲這一路都在講張百萬獲救的故事,偶爾提到翎羽神醫時,便不由自主地偷瞄姜翎一眼,心里莫名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 姜翎也在觀察這位小表妹,看著她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而不斷變換的表情,看著她為營造氣氛而不顧儀態的夸張肢體語言,心想:遺傳果然神奇,云菲表妹講故事時的語氣和動作,簡直跟二舅母一模一樣啊。 二舅母的說書大業,后繼有人了! 眾人聽著故事進了恭房,姜翎便也跟著參觀了一下古代的“公廁”。 恭房里光線很好,收拾得也十分干凈。 門口有個洗手臺,一半是平面的,上面放著熏香爐和香胰子盒等物,一半是凹陷下去的,里頭放了個木盆。 洗手臺旁燒著爐子,爐子上是一大鍋熱水,爐子旁則是一大桶冷水。 再往里,是五扇轉角屏風,一字向內排開。 屏風上沒有鏤空,是實心的全木結構,上面雕著稻、黍、稷、麥、豆的五谷圖案,估計是五谷輪回之所的意思。 最前頭兩扇屏風的旁邊已經站了兩名身穿青草綠襖裙的國公府丫鬟,估摸著她們的主子正在里面呢。 姜翎參觀了古代的“公廁”,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看著陸陸續續進入恭房的各家閨秀,忙對沈云菲道:“我去外面等你們。” 說罷帶著珠翠匆匆而出,走到離恭房數丈外的路邊等著,順便瀏覽一下遠處的景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