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么劉培抓到我的什么把柄了呢? “怎么了?”蒙蕾問道。 駱千帆說:“是駱小林打來的電話,就是少年宮我安插的那個保安。他說劉培請了個記者過去。” “記者?要報復我們?”蒙蕾的第一反應與駱千帆一樣。 “我也是這么想的”,駱千帆說,“咱們設身處地分析一下,假如你是劉培,前面吃了那么大的虧,你會怎么反擊?” 蒙蕾歪著腦袋想了想,說:“我一定想方設法舉報駱駝教育。” “舉報什么呢?” “虛假宣傳、違規(guī)招生、家長投訴、教學超綱……”蒙蕾一一列舉,最后說:“關鍵舉報這些沒有用啊,稍加解釋就行了,打不死我們!” 駱千帆搖搖頭:“劉培不出手是不出手,只要出手肯定是狠招!不行,我們不能坐等挨刀。” “那怎么辦呢?” 駱千帆說:“理論上,記者采訪不可能聽信劉培單方面的說辭,如果與我們有關,一定會打電話求證。不過,他們要是不按套路出牌,先一磚頭把駱駝教育拍死,然后再后續(xù)追蹤甚至道歉,我他媽就冤了,道歉有什么用呢?” 蒙蕾說:“這樣吧,我打電話給漢東晚報那邊的熟人問問,看有沒有駱駝教育的負面選題。” 蒙蕾撥通一個電話,掛斷之后搖頭,“人家不了解情況。” 蒙蕾認識的只是一些基層記者,不掌握全面情況很正常。 駱千帆說:“我來給他們廣告部主任打個電話。” 上次在漢東晚報上刊登“駱駝教育”招聘老師的廣告時,駱千帆聯(lián)系過他們的廣告部主任孫建明。 后面吃了幾次飯,孫建明動不動就說:“駱總啊,找個機會讓我們漢東晚報再為你服務啊?” 什么叫服務?說白了就是你掏錢,我給你刊登廣告。 駱千帆從來不曾把話說死過,媒體的關系是要維護的,廣告部也是。 關鍵時刻,廣告部發(fā)揮的作用可能會更大。 媒體的生存法則是,給錢可以上新聞,給錢也可以下新聞,都是通過廣告部操作。 各家新聞單位被斃掉的輿論監(jiān)督報道,超過2/3死于廣告部之手。 撥通電話…… 很多人撥通電話都很客氣,尤其是要求人的時候。 可是駱千帆偏不:“孫主任,我是駱駝教育的駱千帆,你知道我為什么給你打電話吧?” 這叫投石問路,炸一炸塘子,探一探口風! 如果漢東晚報打算刊登駱駝教育的負面報道,孫建明肯定知道,一些重要的負面報道都要先和廣告部通氣,以防誤傷客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