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盼問道:“什么要求?” 駱千帆說:“取利。” 沈盼困惑:“什么意思?” 駱千帆解釋:“這個朋友其實是黃河的親戚,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剛開了一家‘沙漠之舟廣告公司’,剛開起來,沒什么生意,想跟報社廣告部合作。” 其實沙漠之舟的老板就是駱千帆。沙漠之舟的意思就是駱駝——他的外號。 “他們要代理報社的廣告嗎?”沈盼問道。 駱千帆搖頭:“不,至少現在還不想。他能做的是廣告創意、文案包裝。” 沈盼說:“這是品牌商市場部的事情,他應該去找品牌商啊。報社廣告部能做的只是爭取發布權而已,沙漠之舟找錯方向了吧?” “我覺得也是。”駱千帆笑了笑,“我的理解是,他想借助報社的影響力,給他介紹一單生意。不介紹他就不幫忙。” 沈盼委屈了面龐,夢幻的聲音詮釋著苦情:“這不是卡我們嗎?” 駱千帆不客氣地說:“誰讓我們有求于他呢?不過,我們也可以利用他,甚至和他們開展合作。” “什么意思?” “你等等。”駱千帆走到吧臺,把報紙雜志的架子拖過來,隨便取下一份虹城晚報,翻開一個版的白酒形象廣告。 那是虹城本地的一款酒。全彩畫面,只有一瓶酒,紅色酒瓶的下面寫著“醬香經典”四個字,再就是一些酒廠的介紹、經銷商的聯系方式等等。 很平庸的廣告彩頁。 “沈主任,這一版廣告多少錢?” 沈盼看了看:“哦,這家公司簽的是半年打包的發布合同,總價120萬左右。” “你看到這款廣告,有購買的沖動嗎?” 沈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都說了嘛,我們只是爭取發布權并提供版面,文案和廣告設計是品牌商市場部的事情。” 駱千帆說:“如果沙漠之舟能夠提供精彩創意,報社作為沙漠之舟的合作方,爭搶發布權是不是更容易了? “舉個例子:我們為客戶提供了讓人過目不忘的精彩創意,這瓶酒的簽約合同能不能簽240萬。 “如果文案做得好,宣傳收益大,他們有沒有可能把半年的合同變成一年,那不就480萬了嗎? “您最了解的,白酒的廣告,電視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如果我們再給他提供一個一套電視廣告創意,拍攝并聯系發布,是不是能掙到1000萬以上? “說到底,沙漠之舟想利用創意賺錢,而我覺得,報社也可以從他們身上掙更多的錢,這叫借雞下蛋。你覺得呢?” 駱千帆這段話似是而非,但信息量很大,尤其幾個數字很容易沖昏沈盼的頭腦。 這段話對沈盼有所啟發。在跟客戶談合作的時候,客戶經常向她要創意、要文案,她在交際上八面玲瓏、如魚得水,可是說起創意卻頭腦空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