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扛著糧食的百姓一個個喜笑顏開。 大部分卻都瘋狂地叫嚷著、擁擠著。 未必是糧鋪沒有糧食,只是有意地放緩了出糧速度。 只看那些百姓瘋狂地叫喊著要加價購糧,就知道是為什么。 江舟看得驚心動魄不已。 什么時候,吳郡城竟然已經缺糧到這個地步了? 他這段時間全心全意地尋妖斬妖,閑暇的時間都用來修煉了,很少出來閑晃,竟然沒有一點察覺。 江舟本來還沒想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往這邊走。 可現在看了這副景象,便有些明白了。 戰爭的影響,早就已經在大稷蔓延了。 不過不是因為北征大軍的失利,直接影響到了吳郡的糧價。 雖然兩者間肯定不可能毫不相干,但相距數萬里之遙,一次戰敗罷了,影響有沒有這么深遠先不說,卻絕不會有這么迅速。 這絕不是普通的缺糧,也不是當初他以為的,是因為硯山神女淹了許多良田才導致的。 市場上的任何動向都有規律、因由可循。 這規律不外乎供需二字。 江舟不敢說自己多了解這內中的學問。 但如此規模的缺糧,十有八九是有人在搞事啊。 首先一個可能,就是糧商屯積居奇。 不過這種做法在官府還有著絕對掌控力的時候,無疑是找死。 無論外面有多亂,但官府對吳郡的掌控力無庸置疑。 若不是糧商作為,那便是有可能是有人在暗中大量購糧屯糧,目的恐怕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江舟想到的,是有人借著北征之事,在興風作浪。 不過大量屯積糧食,本質也是和糧商屯積居奇一樣的。 若沒有官府首肯,那人是找死嗎? 若說官府首肯的,那他更想不通了。 吳郡亂了對官府有半毛錢好處? 這些念頭讓他似乎抓住了什么東西。 但,他還無法清晰地捕捉到。 還缺少一些關鍵性的證據,有些缺口沒能補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