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夜無眠的不止?jié)M山和小豆,小豆像烙煎餅一樣被滿山擺弄。 還有羅家。 只是羅家和楊家對(duì)比,氣氛完全相反而已。 十五歲的小麥站在婆婆面前,低頭攪動(dòng)手指,打著商量說:“娘,豆子已經(jīng)泡好啦,我明日能回趟娘家嗎?” “你回娘家,明日誰煮飯。” 小麥以為有戲,急忙道: “我會(huì)早起的,走前將干糧蒸好。娘要是不放心,現(xiàn)在可以開糧袋子舀面,我眼下就能貪黑蒸。” 羅母用牙咬斷縫衣裳的線頭,聞言不是好氣地斜睨一眼小麥: “你與我裝傻是不是。 不止煮飯,咱家日日要供給林老三家多少塊豆腐,你心里沒數(shù)? 你走了,誰磨豆子,誰燒熱鍋,誰攪拌。 那驢早就讓我賣了,連個(gè)拉磨的都沒有,讓我這么大歲數(shù)拉磨?” 小麥哭了,所以您為甚賣了驢。 她知道要是讓婆婆說完,那婆婆就會(huì)接著說: 家里還要有人打井水、喂雞喂鴨、劈柴撿柴,歸攏后園子菜地,搗醬塊子,切豆角絲茄子絲晾曬。以及地里活今年沒有全包出去讓別人干,還剩三畝地要干。 “你哭什么。”羅母微皺眉頭。 看到小麥冷不丁落淚,她心里意外了一下。 畢竟她這兒媳,始終留給她的是沒心沒肺的印象。 從進(jìn)羅家門就沒哭過,咱咋說咋罵,人家也不哭不頂撞。 有時(shí),吃的稍好些,或是她兒回來,還能從早到晚一臉笑模樣。 要是做錯(cuò)事或是眼里沒活挨罵,要么一張小臉兒懵懵的,說下回定會(huì)注意,要么就來上一句“娘,我錯(cuò)了。” 這還是頭一回見到哭。 羅母哼了聲,一邊聽著小麥的啜泣聲,一邊不再那么尖銳道: “我還沒哭呢,你這是落淚給誰看。 你一頓仨大白面饅頭的造,換別人家你再試試,別不知足。 別家的婆婆,只會(huì)讓你餓著肚子干活,活還只會(huì)比咱家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