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復雜的世界,道理有時候也挺直白。 至少現在仍十分明顯——人間誰都無法拒絕蜀山! 所以,謝云書剛把這條理由拿出來,夏侯彰沒多思考太久,就放下了之前的顧慮:且不提林天南和獨孤宇云的來往,夏侯彰這一刻猛地意識到,其實謝云書同樣和蜀山薄有交情。 這也是武林人士的局限,總認為蜀山和世俗橫亙著一條鴻溝、高高在上,除非碰到群魔亂起,尋常不納入考量。 但實際上,蜀山門人常與江湖武林來往,從來沒有自矜身份。 夏侯彰這樣一考慮,只要謝云書沒做太過頭,壓根不必擔心其余三家,會對夏侯家指指點點。 而世人皆知,夏侯世家恪守中庸之道,素無過甚野心。不爭武林盟主,跟著后面分杯羹,那就問題不大。 既同意了謝云書的做法,夏侯彰心態頓時便為之一轉,開始期待起這名晚輩的表現,能否為夏侯家搏個美名。 “如此,云書你盡力而為,切莫勉強。” “侄兒明白。” “嗯,這一路舟車勞頓,去休息吧。” “是。” 這一路上與李憶如走走停停,謝云書的確有些困倦,聞言也沒急著再見一見其他萍水之交。 因此,拜見過夏侯彰之后,謝云書便在歐陽家弟子的引路下,來到了夏侯門人所住廂房,把所有東西行李朝桌上一扔,然后抄起草谷給的那本秘笈,人往后一仰便倒躺在了床上,拿著它隨意地翻看起來。 “《丹霞劍經》……明明就是一本蜀山絕學,非要改個名字傳下來么?” 門派清譽不能丟,也舍不得外面天資不錯的人才。 蜀山在這方面著實有點變扭:如若看上某個符合標準的對象,但又因個人原因不能明著收進門中,事后幾乎都會不死心,故意找個由頭考驗一下,然后編個理由,把入門修法傳下來。 謝云書這一本秘笈,本質上的確是仙霞劍法,又結合了蓬萊仙術煉丹法門。 可誰都知道仙霞、御劍堂都源自蜀山,遮遮掩掩好沒意思。 而且這命名方式,真是和李逍遙自創命名《逍遙神劍》的路子一模一樣,凸出一個簡單粗暴——仙霞劍法加煉丹術,所以就叫《丹霞劍經》。 “李逍遙看來就算當了掌門,讀書也不是很多的樣子……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嗯,我這樣一改,就有格調多了。” 謝云書索性來個自我安慰。 話說回頭,這份秘笈除了融合了魔族武功的蜀山御劍法門,還有一篇《水境》仙術書外加煉丹之術,算得上十分全面。但這幾天內,謝云書大概沒時間去實踐修行,只能等事后回到盛漁村或者有空再慢慢修習。 于是,謝云書牢牢將里面內容記下,接著便按照草谷的交代,在廂房內靠著燃燒的蠟燭,把這本秘籍給燒成了灰:折劍山莊現在畢竟人多眼雜,始終把秘籍放在身上可不保險。系統這一點的照顧還不錯,記錄謝云書武功進境的同時,許多功法內容也不必一遍邊死記硬背,隨時都能回頭查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