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等等,三環(huán)周邊的那座戲樓,她有和陸修說過嗎? “你怎么知道我最近買了座園子做戲樓?”許春秋悶悶地道。 陸修笑了:“我不光知道你買了那座園子,我還知道你幾乎把入圈以來賺的所有錢都貼了進去,充作了這座戲樓的首付。” 前方的信號燈轉紅,陸修一踩剎車停下來,轉頭正色問道:“你為什么突然想要買戲園子?” 半晌,許春秋才終于開了口:“你覺不覺得,梨園行和娛樂圈其實很像?” “準確地說,現(xiàn)在的娛樂圈放在幾十年前,就是梨園行。” “有資本,有運營,有戲子,有觀眾,它們本質(zhì)上其實是一樣的東西。” “它們都缺一個平臺。” 就好像唱跳偶像缺少打歌平臺一樣,京劇同樣也缺少這樣一個平臺。 “所以我想做一個戲樓。” 像歌劇那樣氣派的大劇院是不現(xiàn)實的,無論是對表演者還是對觀眾來說,都太貴了,京劇不完全是陽春白雪,它應當是更加接地氣的東西。 最好是一個小劇場,或者茶樓也行,不問出身與派系師承,誰來都可以。 她想要打破那堵墻。 …… 陸修一如既往地表達了他無條件支持的態(tài)度,只是這一次,她把許春秋送回家以后,撥通了一個電話。 “許春秋買那個園子還差多少錢?” 電話另一頭稍作停頓,片刻后回答道:“那座園子的位置很好,光是首付她就花了小一千萬。” 為了一座幾乎沒有任何盈利空間的戲樓,二十出頭就背上房貸,真的值得嗎? “房主著急出國,答應了她分期付款,粗略估計全款買下來的話,恐怕五千萬都打不住。” 陸修沉吟片刻:“我知道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