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薛懷義是陛下的第一個面首,雖然世人謠傳陛下寵愛他,但是只有日夜陪伴她身側的芍藥知道薛懷義在陛下心里幾斤幾兩重。 那就是一個玩意兒。 陛下用他來證明她身為皇帝的權威。男帝三宮六院,女帝面首三千,不也很正常,對嗎? 薛懷義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忠心。 當年就是他找出了《大云經》獻給了陛下。 可是他現在卻心生怨懟,似乎連忠心都沒有了。 所以陛下輕描淡寫地對武大人說:“你去殺了他,然后把他的骨灰送去白馬寺造塔?!? 同年十月突厥遣使請降,又兩月后,陛下封禪嵩山,改元萬歲登封。】 劉殷秀覺得他似乎在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陪伴女皇走過最后的輝煌人生。 傳奇女皇的統治生涯,有**,有輝煌,有榮耀,也有低谷,有狼狽,有凄涼。 劉殷秀看著各地叛亂,武則天疲于應對,軍隊兩次三番大敗而回;看到她耗費心血在各方勢力中間周旋,極力穩固自己的權威;看到她重用酷吏,張羅黨羽,卻于無人時臉上露出恐懼和無助。 看到最后,劉殷秀早以忘記了一開始對武則天的不滿,開始真心實意的佩服她,同情她。 她對抗的從來不是一兩個人。 她對抗的是整個天下。 她對抗的是男權社會里的幾千年的規矩和傳統。 個人的力量何其渺茫? 即便她是皇帝,坐擁天下,富有四海,她還是太過弱小。 因為雖然她征服了天下,可是這個天下卻終究會回到李唐的手里。 她登上皇位時已經67歲了。 她已經不可能再生孩子了。不可能再生屬于自己的孩子了。 她的繼承人都留有李唐的血脈,天然擁有民心。 她的侄子心懷鬼胎,不堪大用。 最后,她只能選擇屈服,認命。 她立了李顯為太子。 再后來,她就病了。 她82歲了,已經不再年輕了。 這個權勢滔天的母獅子剛一露出疲態,就立刻被羽翼豐滿的年輕獅子瞄準時機,露出獠牙,發動政變。 太子李顯發動了政變,率軍包圍武則天的寢殿,逼其退位。 失去了皇位的武則天迅速衰老下去。 權勢對于她而言是她立身的根本,是她的骨血,她的靈魂。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概莫如是。 她不施粉黛,也沒有了打扮的心思,身邊宮人皆是新帝的心腹,唯一的知心人不過是一條老狗。 芍藥現在也老了,她陪伴這個千古第一女皇帝,走過人生最后的輝煌,然后坦然迎來最后的結局。 即便不得善終。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一代女皇武曌薨逝,臨死前留下遺詔,去帝號,讓后人稱她為則天大圣皇后。 陛下死的時候芍藥沒有哭,此時聽到太監宣讀遺詔時,卻潸然淚下。 她的陛下啊…… 后來啊,又發生了政變,上官大人死了,死前據說喊著武皇陛下。 再后來,芍藥病了,快要死了。 臨死前聽宮女們說,新帝和大臣們一直沒有討論好怎么給則天皇后的碑前刻字,所以干陵前一直是塊無字碑。 無字碑啊…… 陛下若是還在,怕是不會在意的。 她這一輩子,做了那么多前無古人,也很可能后無來者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日后史書是毀是贊是罵,都無所謂了。 她只是想做個好皇帝。 她做到了。 所以,石碑無字,史有其名?!? 電影結束了,劉殷秀沉默片刻,摘下頭盔,只聽禮堂里回蕩著熱烈的掌聲。 坐在在右手邊的兄妹泣不成聲,卻還是拼命鼓掌。 就連劉殷秀自己,眼角也有些濕潤了。時導又拍了一部好電影啊。 在看完《女皇御犬》后,他自己,似乎也被女帝的魅力俘虜,甘為女帝門下走狗。 這樣一個女人,怎么能夠不怕她?又怎么能夠不愛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