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爾米斯山脊,銀裝素裹的山林依舊挺拔,高大的云杉憑借著它們蒼勁有力的枝干,承受了寒風的一次次洗滌與沖刷。 或許由于海拔較高的緣故,樹梢上的落雪依舊未能融化,每當一陣冷風拂過,原本倚落在樹梢的雪花便會隨風而動,揚起一片宛若羽毛般輕盈的氤氳。 荊棘谷海關扼守在穿行阿爾米斯山脈的必經之路上,橫亙于兩側群山形成的山谷之間,乃是伊達爾帝國最為緊要的一處關隘。 此時距離新年的第一場大雪,已經過去了好些時日。 冬日的暖陽透過山間的薄霧,給冰雪覆蓋的大地上帶來了一陣難得的暖意。 荊棘谷海關附近的地面已然用水泥進行了硬化,消融的冰雪沿著兩側的溝渠,潺潺不斷地匯入了不遠處的溪流。 只不過…… 在荊棘谷海關以西的道路兩側,在那片不屬于伊達爾人的土地上,冰雪融水與地面上泥土混雜在一起,讓地面變得泥濘而潮濕。 好在伊達爾人早已修建里連通摩爾莊園與荊棘谷海關的水泥主干道,這才保證了兩地之間運輸的通暢與便捷。 “鐺——” 早上七點,這是荊棘谷海關的工作人員們,開始新一天工作的時間。 在海關大樓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整個荊棘谷海關仿佛在轉瞬之間沸騰了起來。 聚集在海關西側的平民們早已自覺地排起了一條條長隊,背負著他們干癟破舊的行囊,緊緊攥著口袋里所剩不多的銅板,滿懷期待地等候著新生活的到來。 他們大多都是從帝國內陸逃難來的流民,連年的征戰已然讓帝國內陸破敗不堪,縱然如今的光明教會已經基本完成了對于內陸土地的控制,但戰爭造成的瘡痍卻仍舊存在。 不少的家庭損失了正值壯年的勞動力,戰爭的延續讓原本肥沃的土地變得荒蕪人煙。 再加上什一稅、贖罪券…… 這些名目各異的繁重稅賦,更是讓平民們本就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 所以……即使如今的內陸已經不再遍地狼煙,可是逃往大陸東部的流民卻仍舊成群結隊,數不勝數。 他們根本沒有錢來繳納賦稅,但教會對于平民的壓榨,卻絲毫不比先前的諾曼貴族收斂。 于是, 繼續逃難,繼續遷移…… 流民們的隊伍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擴大,有的往西前往塞西爾王國,有的往東,并最終裹挾著越來越多的平民,行走到荊棘谷海關的腳下。 在前往大陸東部的旅途之中,越來越多的流民們聽聞了有關于伊達爾人的種種傳聞。 或許也正是這些傳聞中蘊含著的渺茫希望, 才讓這些缺衣少食的流民們能夠在歷盡艱險之后, 抵達這片位于大陸東部的土地。 然而在這一天, 荊棘谷海關的通關入口卻并沒有像以往那般準時開啟。 在流民們的竊竊私語聲中,位于海關中央的鋼鐵大門,卻是伴隨著一陣齒輪運轉的咔噠聲, 被緩緩推開。 一隊伊達爾軍警魚貫而出,分列于道路兩旁, 將原本聚集在道路上的平民清退到道路的四周。 見狀, 流民們雖然心中微微有些詫異, 但卻還是十分熟練地牽拽著各自家人,小心翼翼地立于道路兩側張望。 按照流民們在帝國內陸的生活經歷, 這無非又是權貴出城時擺出的架子。 唯一令他們感到詫異的是,由于內陸的混亂與紛飛的戰火,荊棘谷海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 基本都處于一種由西向東單向通行的狀態。 他們實在想不出, 哪位權貴或是豪商, 會如此想不開的往內陸行進。 畢竟……如今朝著大陸東西兩側逃難的, 可不僅僅只有流民! 位于帝都圣羅倫斯的諾曼皇宮被教會焚毀,這足以視作是光明教會與帝國貴族的決裂。 而隨著光明教會對于中立貴族的迫害愈演愈烈, 無數貴族拖家帶口,倉皇逃命,因為與教會相比, 似乎就連那位維護平民利益的伊達爾君主,都變得慈眉善目起來。 不過…… 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聲響傳入耳畔, 平民們心中的疑惑很快便有了答案。 從荊棘谷要塞中駛出的,是一種他們從來都未曾見到過的鋼鐵造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