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傷足何如傷頸?-《春回大明朝》
第(1/3)頁
使者的被殺激怒了李成梁。
雖然昌黎郡王現在已經眼看著到八十了,但依舊虎威猶存,他已經掃蕩上下緬甸,所向無敵,如今區區一座沙廉城,居然敢殺他的使者,那完全就是找死了。
所以緊接著兩萬明軍就殺到了沙廉包圍這座小城,甚至南洋公司的十幾艘武裝商船都參與戰斗。
好吧,這才是關鍵。
李成梁驅逐沙廉的葡萄牙人,就是因為和李旦達成協議,驅逐葡萄牙人后,這座城市移交南洋公司,而南洋公司控制沙廉后就更方便和印度貿易,說到底李旦對葡萄牙人控制印度貿易已經越來越感覺無法忍受了,雖然這些年葡萄牙人其實是從他手中高價拿貨的。
但是……
那么高的價都行啊!
這就意味著葡萄牙人從印度賺的更多。
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取而代之?
說到底現在他有了荷蘭這個新歡之后,對葡萄牙人這個舊愛已經越來越厭倦了。
過去他需要葡萄牙人。
因為他向西的貿易能力有限,畢竟這種海上貿易不是有船就行,得有海上控制權,得有貿易網絡,得有補給的港口,人家葡萄牙人在這一帶經營一個世紀了。要知道葡萄牙人貿易控制權背后,是果阿十幾萬人口,甚至堪比他們的都城里斯本,是沿途一系列城市,甚至連紅海沿岸都有他們的貿易基地。
他們連吉達港都進攻過。
李旦之前也就是在馬六甲海峽以東。
他沒法和人家比。
但現在有荷蘭人這個新歡之后就不一樣了。
后者同樣想掀翻葡萄牙人。
后者同樣有向西的貿易鏈,兩家合作干掉葡萄牙人,然后荷蘭人獨占歐洲貿易,李旦分印度貿易,可以說是完美的結果。
沙廉的圍攻戰就這樣開始。
布里托率領部下近千葡萄牙傭兵和城內五千多信徒,再加上那信囊部下的兩千多信徒,在這座擁有堅固城墻的城市里,和進攻的兩萬明軍進行著殊死搏斗。不過雖然是明軍,但其實真正的漢人就幾百而已,主要是將領和督戰隊,剩下全是李成梁招募的土人。包括南洋公司的那些武裝商船上漢人也不多,加起來也就五百,剩下同樣全是南洋土人,甚至包括少量倭奴。
連黑奴都有。
實際上這時候在南洋的明軍基本上都這個狀況。
皇帝陛下本來就是這么設計。
他經略南洋的目的,就是利用南洋的財富和人口,彌補自己控制區面積小人口少的劣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既然南洋也是他的土地,南洋也是他的臣民,那么當然可以直接用來和楊豐對抗,所以現在皇帝陛下在南方的軍隊里面,安南兵,緬甸兵,爪哇兵,甚至黑奴,倭奴統統都有。這些仆從士兵在明軍將領和督戰隊指揮下,為皇帝陛下繼續開疆拓土,未來他們也將在需要時候,被調到大明抵御楊豐。
死光最后一個南洋人之前,我大明皇帝絕不投降。
不過既然是仆從,那也就不可能有正牌明軍的戰斗力,畢竟要的就是他們足夠廉價,吃的少,軍餉少,裝備肯定也差,甚至不少干脆就是純冷兵器。這種情況下進攻并不順利,沙廉是真正要塞,布里托手下還有幾艘可以使用的戰艦,守衛都是信徒,可以說同心協力,而指揮此戰的李如柏水平也有限,總之雙方居然打成了持續的攻防戰。
其實主要是季節不對。
這時候緬甸進入雨季,李如柏的后勤受影響。
不過這場戰斗也沒那么簡單。。
因為葡萄牙人同樣也很清楚沙廉被南洋公司奪去的后果。
他們已經失去了東亞貿易。
如果再失去印度貿易,那他們從達伽馬開始,一百年在東方建立的基業就真完了,印度是他們的底線,甚至可以說葡萄牙的生存就靠著印度的貿易線。
他們只能戰斗。
緊接著果阿的總督,就以印度人的旗號,向沙廉派出增援,畢竟他們使用自己的真正身份,會導致那位皇帝的震怒,然后對他們封貢。同時馬六甲城的葡萄牙人,也開始派出他們雇傭的土著和手下倭國傭兵,在馬六甲海峽裝成海盜,攔截南洋公司向沙廉的增援……
重慶。
“陛下真乃圣主明君!”
楊相國仿佛忠臣般一臉肅穆的說道。
皇帝陛下以剿滅海盜為名,向南洋派出水師,并下旨在龍牙門筑城并設立南洋經略使。
駐節龍牙門。
實際上這是皇帝蓄謀已久的。
說到底像馬六甲海峽這樣至關重要的海上通道,他必須得控制,李成梁進攻沙廉只是個引子,真正的目的是馬六甲城,不過目前的大明海軍跨海遠征能力依然有限。那里不是馬尼拉,從廣州到馬尼拉直線不足一千公里,而且本來就是廣州海商常年往返的古老航線。
遠征很容易。
可以說一聲令下就行。
連船都不用特意準備,市舶司時候廣州光朝廷發證去呂宋的商船,一年就能多達上百艘,這還不算那些根本不領證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昌平区|
汽车|
陈巴尔虎旗|
囊谦县|
当雄县|
嘉黎县|
涪陵区|
沙河市|
玛纳斯县|
囊谦县|
福贡县|
剑川县|
昂仁县|
米易县|
嘉黎县|
福州市|
新绛县|
姜堰市|
黄陵县|
同江市|
上林县|
新竹县|
尉犁县|
朝阳市|
普格县|
邯郸市|
万年县|
上林县|
恩平市|
日土县|
永登县|
明光市|
余庆县|
车致|
芮城县|
苗栗市|
雷山县|
建湖县|
崇文区|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