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漫漫黃沙中緊接著一場圍殲戰就開始了。 五百哈密騎兵慘遭降維打擊…… 真的堪比降維打擊。 李長庚部下這些擁有裝備上的絕對優勢,戰術上的絕對優勢,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而且還是突襲,面對這些在馬背上舉著燧發短槍,不斷向自己噴射火焰的敵人,哈密騎兵們只有徒勞而絕望的掙扎。 他們的箭依然和他們的祖先一樣精準。 但卻只能被滲碳鍛鋼彈開。 他們的彎刀依然鋒利。 但可惜敵人手中射出的是子彈。 他們的騎術依然精湛。 但敵人們卻舉著長矛排起了騎墻波次沖擊。 天山腳下的戰斗持續僅僅不到半個時辰,三千大元騎兵對五百哈密騎兵進行了一場徹底的圍殲,因為早就布置好了包圍圈,甚至沒有一個哈密騎兵逃出這場狩獵。 的確是狩獵。 他們就像被圍獵的羊群般,倒在這些騎兵對子彈下。 “這西域真來對了!” 李長庚拎著長矛隨手給腳下一名受傷的哈密騎兵補了一下。 而在他周圍是遍地死尸。 他部下騎兵們在死尸中搜尋,不時有人做著同樣工作,他們來西域是要占地盤,然后把自己的家族遷來繁衍生息的,對于這些敵人當然要進行徹底清理,否則留著以后給他們搞事情嗎?這時候的儒生們早就已經與迂腐絕緣了,被楊豐折磨了十幾年的他們,目前全都在向曾剃頭發展,說到底儒生也不是不能狠,儒生也不是不能屠城。 只要利益需要,他們連自己同胞都能下手,何況是這些敵人。 “元帥,總共陣亡三十人,受傷五十二人,不過都是輕傷,他們的刀連咱們的鎧甲都砍不動。” 一名軍官得意的報告。 不得不說在被紅巾軍追著打了這么多年后的他們,現在突然發現這里的敵人竟然弱雞到這種程度,那興奮之情真的溢于言表。 終于輪到他們欺負別人了。 “這就是他們的火槍,原裝的魯密銃,射程遠,但子彈小,除非近距離還是打不穿咱們鎧甲,我挨了一顆子彈,就是留下個坑,而且就這樣的數量也不多,若葉爾羌人都是這種火器量,咱們倒是可以用重甲步兵,重新穿上全裝的重甲。 他們的箭就沒用了。 就是靠近到五丈,他們的箭也射不穿咱們的鎧甲。 重甲步兵再配上御林大刀,對付這樣的兵比火槍都好使。” 另一名軍官拎著一支火繩槍說道。 他們所稱的全裝重甲就是四分之三甲,至于全身甲根本沒有穿著上戰場的,也就是極少數高級將領穿了裝樣子,為了確保重量減輕厚度,畢竟東方的戰馬體型都偏小,馱不動穿著重型全身甲的。不過實戰的四分之三甲其實也是偏重,畢竟都是以擋住鳥銃子彈近距離射擊為標準,所以真正使用四分之三甲的就是重步兵,至于抵擋斑鳩銃之類新式火繩槍…… 穿個胸甲就行。 反正什么甲在一兩重子彈面前都沒什么用。 其實要不是對手很多這時候都還使用弓箭,連胸甲都沒必要,胸甲薄了也擋不住一兩子彈,而且近距離其實也沒用。 但魯密銃就不一樣了。 三錢子彈而已,就是長管射程遠而已。 但穿甲能力還是不行。 他們過去的鄂版鳥銃就是以魯密銃改良放大的,最后也是放大到七錢子彈才能勉強接近一兩子彈效果,就這些三錢子彈的,滲碳鍛鋼的步兵重甲足夠沖到跟前,然后掄著雙手大刀砍就行。 “向楚王稟報,讓他準備重甲長刀兵。” 李長庚說道。 這個對他們來說很容易。 他們這些流亡軍團只是人口基數不足而已。 但裝備要什么有什么。 尤其是那些逃難的士紳,往往都是帶足裝備,這些年擁有充足技術的他們更是在隴右大量制造,可以說板甲率百分之百,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蘇鋼鍛造淬火滲碳,對比歐洲板甲也是達到優質級別。 現在的他們,最重視的就是技術。 因為他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輸在民心所向上,就是純粹因為楊豐技術更先進。 所以要比楊豐更先進。 就跟咱大清后期那些洋務派一樣。 就在這時候,之前那名偵查軍官帶著一名泰西人走過來,后面還跟著幾個應該是他的隨從。 “你是耶穌會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