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刑偵筆記》
第(2/3)頁
“不要被身份迷惑了,也許他還會殺人放火誘騙小女孩呢。”
隨著人數的增多,直播間里的垃圾信息也飛速擁入,留言刷得飛快。
夏明晰那邊不用提醒,已經開始搜索那學海的資料:“這位那學海的資料要比之前的兩個人多了一些。這位那老板從33歲開始創業,一直在賣各種建筑材料……”
馬上,那學海的資料被發在了群里。
一位建材公司的老板,自然留下的信息會比普通人多上很多。
注冊公司的地址,家庭住址,以及各種稅務情況,家庭財產流水,這些信息都用最快的速度調取了出來。
夏明晰在群里說:“我在匯總網絡上的信息,雖然現在觀看直播的人數增加了,但是有效的信息反而變少了……”
蘇回打了幾個字回她:“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又被稱為責任分散效應,當面對突發事件的人數過多,責任分擔到了各個人身上,反而人們會不作為。
這樣的理論在互聯網上同樣適用。
現在觀看直播的人變多了,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確卻減少了,時間也延長了。
甚至有一些看熱鬧的人混在普通的網民之中,在直播間里開著不合時宜的玩笑。
總局內的舉報熱線時不時響著,警方還調配了幾名接線員來接聽,可是到現在,基本沒有有效的信息進來,甚至有人在占線辱罵警方的不作為。
不能對網民給予太多的希望,他們只能更多依靠自己的調查,加大排查力度。
陸俊遲當機立斷道:“直接打那學海的電話,鄭柏準備帶人過去,對他進行問詢。”
有沒有犯罪事實,當事人是最為清楚的。事實證明,雖然主播的手段卑劣,但是他所爆出的前兩個人也絕對不是良民,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容不得那學海裝聾作啞。
蘇回補充道:“還有,查看下,他是否和之前的隆小宸還有連城晏有聯系。”
一個包工頭,一個拆遷打手,現在又出了一個建材公司的老板,這些人之間像是有一條隱秘的線,只是他們現在還沒有把那條線串聯起來。
陸俊遲又問曲明:“受害人身份確認了嗎……”
曲明翻動著幾份資料,很快在其中找到了一張發送了出去:“蘇老師的預測是準確的,根據額頭上的胎記和發型身高等特征可以確定,這名受害人叫做陶英旭,是萬戶一中高三五班的學生。他和家人說下午要去圖書館學習,直到晚飯也一直沒有回家。”
群里發送出了陶英旭的照片,還有他的詳細資料,學籍表等。
照片上的男生五官端正,十分帥氣,他的額頭上有一枚紅色的胎記,讓人容易辨認。
“陶英旭的學習成績很好,平時是班里的班干部。緊急聯系人留的是他的母親,老師們對他的評定也很好……”
陸俊遲飛快道:“曲明,學籍表上的資料太不全面了,你迅速聯系學校,排查那三名受害人,比對調查他們的回家路線,看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有沒有一起去過什么地方。還有,詳查他們的個人愛好,他們參加過什么活動,借過什么書,參加過什么學校社團,在學校和哪些同學關系好,這些信息統統都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受害人出現,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找到受害人的共同點。可以進而尋找到,他們和兇手之間的潛在聯系。
曲明急忙應答,和學校方溝通著,他的額頭卻冒了汗。
如果是平時,這樣的案件,這么多的受害人,就算是要做總結,也是需要一個一個警員進行查訪,學校,家庭,朋友,挨個問過來,需要數天的時間。
現在這么緊迫,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蘇回也在一旁凝神想著,整理著思路。
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三位受害人,第一位孔濤是高三的學生,性別男,被火燒死。
第二位莫秀秀,高二學生,被放置在魚缸里,險些被溺死。
第三位陶英旭,高三學生,即將被吊亡。
他們都是放學以后被綁架,三個人,性別不同,班級不同,行刑方式,行刑地點都不一樣。
這幾個孩子一定是有什么共同點,是他們尚未知曉的。
比起前兩次的措手不及,這一次警方已經有了經驗,一切工作迅速展開。
可是時間還是太緊張了,緊張到他們沒有辦法細細去挨個查問,只能挑選最穩妥的方向進行調查。
蘇回想到了什么,叮囑道:“就算要按照主播所說的,完成他的條件,也不能太過迅速,如果太好達到,他會產生不滿足感,行為和要求都會進一步快速升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