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這個生產力底下的年代,土地里種出來的東西永遠都是稀缺的,若是再碰上所謂的天災,恐怕就只能出現易子而食的景象。 莫說風調雨順,只是那個沒有天災,恐怕就值得所有人燒高香去跪拜,去祈禱,去感激所謂的“天帝口諭”。 現在風調雨順,亦無天災,就證明了今年恐怕是豐收的一年。 所有人都在贊頌著,都在興奮著,在這一刻他們似乎有了些許認同感,一種不以利益為紐扣的認同感。 “天帝口諭已經傳到,天子,臣告退。” 底下的歡呼聲愈來愈大,陳軒如同沒有聽見一般,沖嬴政請了個罪便要退去。 “神龍還請莫走。” 嬴政的聲音在這一刻便大了起來,大到讓整個雍城,或者說是整個秦國都能聽到。 “天子可還有吩咐。” 陳軒接著低頭頷首,似乎就真的如同一個臣子一般等候著嬴政的吩咐。 “朕原本來雍城,一是為了祭拜祖先,二便是為五帝補上最后一帝……” 嬴政頓了頓,似乎是在給秦國子民一點點的反應時間。 “……原朕是沒有人選,但神龍傳下天子口諭,讓我大秦有了如此便利,朕便就有了人選。” “天子請快說,臣貴為接引使,本就是接引萬界子民入天庭,雖勞務不多,但也是有些繁忙。” 陳軒話語雖是平淡,卻讓某些人品出了別樣的味道。 接引?萬界?入天庭? 不過沒有人敢問出來,只是默默的記在了心底,等日后慢慢的再去發掘。 “朕愈將朕的父王立為黑帝,享萬民祭祀,不知接引神龍可給朕傳個話語,問問天帝的意思。” 語出驚人。 秦國上下,無論老少貧賤都被震在了原地。 誰都沒有用想到嬴政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語,在所有人面前,不容任何人反對,也沒有與任何人商量。 就這么決定了,就這么說出來,似乎還要這么做。 三皇五帝,哪個不是上古圣賢,嬴子楚何德何能能位列于此? 就算是許下秦國永遠風調雨順,無天災困擾,也依舊沒這個資格。 恐怕這言語傳出去后,秦國與儒家的矛盾便再也解不開了。 所有人都當嬴政是瘋了,就算是陳軒也擺出了一副震驚的模樣,盯著嬴政看了許久,才緩緩的說道: “天子膽識過人,只是此事重大,臣恐怕要回去請示一下天帝,方可給天子回話。” 嬴政擺了擺手,道:“神龍客氣,且快去快回罷。” 陳軒再次低了低頭,似乎是在行禮,又似乎是在顯示對嬴政的尊重,便消失不見,消散的無影無蹤。 陽光再次照耀到了雍城的上空,天空上還未消散的口諭似乎在提醒著整個雍城人,剛剛嬴政的話語是真的。 除卻百姓們再慶幸,所有掌握著知識的人(指貴族)都在思考著嬴政的意思。 嬴子楚已經是天帝了,再添個黑帝的名號并沒有多大的用處,反而會有些天下之大不韙,去得罪諸子百家。 在這個年代,雖然諸國信仰不同,但是借著諸子百家的傳播,三皇五帝的說法也就緩緩的落在了人的心頭。 現在秦已經立了四帝,恐怕不就之后就會確立唯一缺少的那個了。 這并不是個好兆頭。 君權神授的年代里面,這種事情并不會被大部分的人接受,特別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更不會接受。 只是這只是他們心中的想法,不敢也不可能說出聲來。 嬴政自打顯現神威之后,便不再是人了,便不能用人的思維去思考他會如何做了。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嬴政如何如何,而是回去傳話的接引神龍傳回來的話語是甚么。 等待永遠是漫長的,卻又在一瞬間變得格外迅速。 天空依舊是晴朗的,但卻有一股天地偉聲響起,只單單一個字便把整個秦國的人震成了啞巴。 “可!” 整個秦國徹底嘩然。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