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福林把人領來之后,高煜忍不住點點頭。 原來是他!這倒也不奇怪了。 來人是北山池峰師弟的弟子董書宇。 他的師傅池峰,沉迷于煉器,據說還得了個“池大師”的名號。就連家鄉里的幾個煉器工廠,都時常請他過去指導。 有其師必有其徒,這董書宇,在北山的三代弟子中,也是風云人物之一。據說很早就自創了一種法器靈骨針,十二支為一套,還很好用,在三代弟子中很受歡迎。 在師門貢獻系統剛成立那會兒,眾弟子相互間沒有多少靈石,也是允許用貢獻度兌換靈石交易的,讓一小批煉丹煉器甚至單純有錢的弟子們大撈了一筆。 其中就有這位董書宇。 董書宇十八歲出頭,身材高挑,常年修行靈力在身,長相也不輸絕大多數的小鮮肉。不過他還是恭敬行禮,這才說道: “弟子董書宇見過五師伯!” “嗯。” 高煜點點頭,笑道: “你師傅和你講過《炁蘊神雷法》?可曾和你說過相關的要求?” 董書宇行完禮,恭敬回答: “師傅語焉不詳,但指點過弟子,有條件必要兌換這門道法。” 高煜點點頭,以示了解,這也算有人為他背書了。 想要修習《炁蘊神雷法》,首要條件之一,就是不論無名山弟子還是北山弟子,要有真正意義上的師傅,并且這位師傅考察了弟子品性之后,認為可以傳授,也就是為弟子背書。 要知道兩山對于新入門的弟子們,還是采用大班授課這種形式的。 師擇徒,徒亦擇師。只有兩方都愿意,正式行了拜師禮,才算有了真正的師傅。這種弟子被沒有拜師的弟子們稱為“內門弟子”。當然,參加大班授課的弟子們也絕非“外門弟子”,誰都得有這個過程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