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手持文牒,便被視為大昌國百姓。 他們要是敢動手,估計下場就是變成在城門口被掛成一串的咸魚。 發現偏門走不通后,眾人警覺的發現,自己國家似乎比周邊的國家弱了不少。 倘若有一天周邊國家暴起,他們可能就會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這種認知是非??膳碌?。 如果只是皇帝的下令告訴百姓:“我們的處境非常危險,需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并努力強大自己?!? 大家只會將這些話當做一個笑話來聽。 可當眾人自己發現國家的危機后,他們身上便會出現一種詭異,卻又激烈的情緒-國家責任感。 現在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國家已經比其他國家弱了不少。 要如何讓自己強大起來,就變成了巨大的問題。 經過半年的心里動蕩后,眾人的心境居然成功穩定下來,開始積極的尋找出路。 就算真面臨著跑路,他們也要有體力才行,不然連跑都跑不動。 從最開始的被動等著縣衙補助,到自己積極謀求生路,他們經歷了一個自我認知的升華。 沒點本事,連搶劫都打不過對方。 這邊,百姓們已經開始努力充實自己。 另一邊,新一批進貢的使者團已經進了大昌國境。 靳青其實也很疑惑,經過了一年時間,大昌竟然還沒被她玩到亡國。 聽稅務官說,今年的稅收竟是比去年還提高三成。 靳青疑惑的抓頭皮,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其中的關鍵,這不科學??! 同樣,剛剛進入大昌國境內的使者們,也在暗自心驚,大昌國的子民怎么這般強壯! 去年進京的使者團出了事,被接回去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休息了很久才將身體調養好。 今年寧愿辭官也不愿再來大昌。 于是,他們才有了出使的機會。 臨行之前,大家自然要去同前輩們取經。 得到的訊息是:離龜茲的使臣遠點,以及多帶些銀子。 大家原本以為,大昌國的情況應該與他們差不了太多,只是國土范圍大些,軍隊的數量多些。 可今日一看,大昌的情況竟然與他們想象中完全不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