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皇后對此深以為然,想到女兒今年已經十八歲,再不像之前那樣叫囂著不嫁人,便讓身邊的心腹嬤嬤送來京中俊才的資料,打算親自幫女兒挑選出一個好夫君。 正在先皇后為駙馬人選糾結的時候,她娘家祖母宜昌侯府的老夫人遞了牌子進宮求見于她。 先皇后的娘家掌管大匡朝的兵權,素來與皇后親近。 只可惜先皇后至今沒有嫡子,否則這太子人選自然不會落于外人之手。 饒是瑞儀惹出了不少事來,掌有兵權的宜昌侯府也一直都是皇子們拉攏的對象。 宜昌侯府的老夫人此次進宮,是專門為自己的孫子,宜昌侯世子的嫡親三弟,求娶瑞儀長公主的。 大匡朝有規定,駙馬不能為官。 因此,將來要繼承爵位并且已經成親的宜昌侯世子,定然不能迎娶瑞儀長公主。 宜昌侯府在請封了世子后便分了家。 庶出和另外幾府的子嗣,自然是沒有資格迎娶瑞儀長公主。 而世子的嫡親二弟又是早早定了親,因此只比瑞儀長公主小兩歲世子嫡親三弟許君之,便成了尚公主的最好人選。 同時,宜昌侯老夫人也向皇后保證,除非是瑞儀三十歲時還沒有子嗣。 否則許君之絕不納妾。 聽了自家祖母誠心求娶的話,皇后命人將許君之的資料拿來。 看著畫像上那芝蘭玉樹的清俊少年,又想到對方在讀書上頗有造詣,以及宜昌侯府將來能夠給女兒的保護,皇后心中更是滿意了三分。 送走了宜昌侯老夫人,皇后將瑞儀大長公主召了過來,將許君之的事情同女兒細細說清。 看著畫像上男人俊美的臉,瑞儀也羞澀的同意了這門婚事。 由于瑞儀的年齡大了,因此婚禮就定在了半年后。 大婚那年,兩百四十臺嫁妝浩浩蕩蕩的從宮中抬到宜昌侯府。 四個輪流唱嫁妝的禮官嗓子喊的發不出聲來,更是讓人看到了瑞儀長公主的榮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