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帝國在戰爭開始后的這十幾年來,并不像聯邦那樣,有一個18號星球作為穩定的機甲來源,天長日久永無休止的戰爭,已經大大減少了帝國內精神力足以駕馭機甲的人口數量,士兵的年紀也是越來越小,優質機甲的生產量,遠遠比不上戰爭的消耗量。 反觀聯邦方面,是個人就能上的去靳青做的機甲,而且靳青的創造力永遠沒有減退,你在聯邦很難看到兩部相同的機甲,都是形態各異,武器各異,這最大的缺點是,完全無法組織起任何形式的機械化閱兵... 每次聯邦將領檢閱部隊時,笑容都會逐漸僵住。 但優點就更突出了,連自己人都不知道旁邊的隊友用的到底是什么武器,更別說敵人了。 帝國士兵駕駛的機甲,性能武器上大多千篇一律,有區別也就那么幾個體系的型號,但是他們每次一上戰場,就會撓頭,對面飛過來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爆炸。 而爆炸有時候甚至是一種恩賜。 因為還有更可怕的。 有一次一個帝國士兵親眼看到自己的激光槍擊中了對方,把對面機甲整個左臂打了下來,他興沖沖的過去撿去自己的戰利品,帶回自己的戰壕。 對戰休息期間,這名帝國士兵向戰友展示這部十八號星作品時,這條左臂瞬間碎了一地,自己重組變成了一個流星錘,開始不停的旋轉,而流星錘的錘柄像是泡泡糖一樣,被甩到墻上時便會粘住墻壁,而流星錘就會借著這股力轉移方向繼續轉動,然后轉動的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再次將泡泡糖錘柄甩向另一面墻固定住... 其實這個武器的思路,來自于靳青很小時候看別的小朋友玩的那種仍在玻璃窗上會自己無規律亂爬的橡膠小人。 這種恐怖的循環,持續了一個下午,那是整整一直滿編三級機甲特種小隊,足足有五十人,而率領他們的是一個開著五級機甲真正帝國軍事學院科班出身的軍官。 要知道尋常作戰部隊,能用上二級機甲都得是士官了。 這個五級軍官用盡了畢生所學,但這完全脫離星際時代物理理解能力的流星錘,在那一個下午,全滅了那顆星球上的這一支特種小隊。 而不僅如此,聯邦的機甲,最后總是會有一個逃生救援系統,打不過就跑嘛。 這就讓聯邦機甲師的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也就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于是戰爭到了后期,聯邦人是經驗豐富,有生力量充足,人人可戰,竟然還機甲充足。 帝國則是逐漸的窮途末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