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杜將軍坐在靳青門口的地上氣的恨不得提刀殺了靳青,但是想到大戰在即,戰場上需要醫生,而此時找醫生已是來不及,這才咬著牙忍了下來。 連續吃了兩個閉門羹,杜將軍恨恨的等著靳青的營帳一眼:給他等著,這次大戰之后,他一定要將這大膽的女人當場弄死。 戰爭果然如他們預期的那樣開始了,只不過杜將軍并沒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樣,回來將靳青弄死。 因為他戰死沙場了! 對方的將領力大無窮,揮起了他重達五十石的弓箭,數丈之外,一箭便射穿了站在城墻上的杜將軍的咽喉。 眾將士七手八腳地將杜將軍抬到靳青那邊。 還沒有等到靳青拒絕對他進行外科的手術,這不可一世的邊疆將領便直接咽了氣。 可這卻讓吳能撿了一個大便宜,由于杜將軍在之前的會議上,曾經公然說過吳能是他的副手。 而吳能又是個帶著大部隊過來,義無反顧參入到杜將軍的陣營中支援的小英雄。 于是在上面還沒有下達公函的時候,吳能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暫時代替杜將軍守城的指揮官。 與上一世不相同的是,吳能這一世在拿到了主動權之后,不但一改以往唯唯諾諾的行事作風,而且還雷厲風行的將守城的布防整體換了一茬。 甚至按照他對邊城的了解重新作出了軍事部署,利用杜將軍不在而朝廷又沒有指派新將的當口,借著邊疆群龍無首的東風,將杜軍軍手下的兵完全收歸己用。 在吳能完全暴露了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后,邊疆的眾將士無一例外的臣服了。 畢竟在外從軍,誰不想跟個牛逼的將領,這打仗贏了,才能活著,所以眾將士認認真真地聽從吳能的指揮,堅守在戰爭的最前線。 吳能和杜將軍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命大,可命這個東西,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在經過杜將軍被人一箭穿喉的慘事之后。 吳能每次沖上城墻是都猥瑣的躲躲藏藏,通過墻縫來向外看,并且他也吩咐自己的三軍將士,一旦發現對方那力大無窮的神箭手出現時,都要及時地將自己藏好:命可比臉重要的多。 雖然上行下效,這“怕死”的作風流傳開來,讓敵軍差點笑掉大牙,可是卻也再不害怕人家偷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