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靳青走到屋外,順手將紙塞給蹲在屋外等她的李狗子:“留著吧!”看來這個名字還要自己來取啊! 從那天起,這個幾十年在華國獨占經濟鰲頭的村子,便有了一個及其屈辱的名字“發財村”,讓無數抱著簡歷到村里求職的海龜們,享受著這種羞恥并快樂著的人生。 那一場轟轟烈烈的紅色運動結束后,萬物復蘇,而此時的發財村,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財力。 但是此時的農村卻是民風彪悍,除了知根知底的王家村,周圍的一些大村子,人多勢眾,盯著發財村垂涎三尺。 但是礙于政府對發財村的日漸關注,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可在私底下,無數的宵小之輩都圍在發財村外,企圖做點偷雞摸狗的事。 從那時起,每天閑的蛋疼的靳青便開始了她的慢慢巡夜之路,但凡發現企圖越境者,直接打斷腿不商量。 警察對于靳青的做法也沒有什么意見,首先,人家確實是正當防衛;其次,這些人里面,也不缺乏那些逃亡了很久的重犯。 在看到那些人腿上一模一樣的傷時,警察都不由得感嘆一聲:難怪人家有本事賺到這么多錢,光看她對這入侵者的動作就知道了,真真算得上是一個“穩準狠”,而且整齊劃一的傷口,真的是標準化作業啊。 要不是他們見過那個女村長,并確定對方的檔案是干干凈凈的,幾乎要以為這些人是被那種變態殺人狂打傷的,實在是太干凈利索了。 而李佳明則是去同山上其他村子的村民談判,以原有的村子版圖為中心,向周邊延伸著蓋房子,將附近幾個村子的山民都并了過來。 這些人原本就對發財村的經濟實力十分眼紅,在聽說有機會加入的時候,即使是在村子外圍,他們也樂的不行的往發財村里鉆。 李佳明將人員區分開,一些有能力的向村中心靠攏,一些身強體壯的則是放到外圍,順便還能維護一下治安。 將來村里分紅的時候,這些村子外圍的居民也有份,只是沒有原始居民多就是了。 對此,大家都表示十分滿意,免費分房子還給他們錢花,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換誰都不會有意見的。 七十年代開工廠,八十年代搗騰進出口,九十年代囤積地皮加煉鋼。 在李佳明的運作下,這些大事件發財村都參與了進去,并很快占據了市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