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晉王朝這幾年發展的很好。 早幾十年前那一戰,夷人基本被嚇斷了魂,現在大晉邊境的老百姓們,真正見過夷人而不是在戲臺上和傳說中聽說過的,可能都已經是爺爺輩兒的人了。 所以現在邊關的人比內地的人日子過得更加滋潤,沒有戰爭,大晉的糧食不但充足,品質還是一等一的好,他們在邊境隨便做些糧食方面的小生意,便會有源源不斷的財物流進口袋里。 在新攝政王丁毅掌權以后,鼓勵墾邊、開荒、拓土,賦稅輕,除徭役,重金鼓勵生育,二胎補助,三胎減稅,四胎免一人徭役,五胎國家幫著養…… 畢竟,人口決定了國家的富強程度。 所以那個年代的大晉,老百姓各家各戶基本家里都是五個娃娃起步。 當官的還要做出表率,生了少于三個,上級得下來問責。 而女子年過二十不嫁的,縣衙便要做出處罰。 所以每天一入夜,關了燈,整個大晉國都在溫柔的搖晃…… 據說當年夷人二王子屠邊敗走那個小村里,殺豬屠戶家那倆幫著某人剁人頭的小子,出息了。 老大竟然當了仵作……一干二十年,后來退休在家,發揮余熱,寫了一本書,叫人體內部解剖學,不過書的內容有點不符合時代主題,再加上他為這事兒總偷尸體,后來成了禁書,被官府查封了。可仗著當年打夷人,有那么一丁點兒的功績,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個小子老二,竟然成了大晉炙手可熱的大文豪。雖然不會寫倆大字兒,可沒關系,人雇了仨老先生,他就負責說,仨老先生給他記載下來,再文學化的描述一下,說的都是當年那一役虐夷人的事兒,在大晉朝這邊,出一本,賣斷貨一本,慢慢的也就流傳到夷人那邊去了,但沒多久就成了那邊的禁書……孩子晚上敢哭,拿出書,抽一下桌子,半個村都安安靜靜的。 唯一不容易的就數夷人了。 那一仗不只是大傷元氣,而是直接被打回原形。 還好往北那片廣漠的草原給了他們緩沖空間,本就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沒什么需要駐扎守護的城鎮可言。 夷人們再不像之前那么喜歡硬碰硬了,他們現在的宗旨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走到哪看水草肥美了,馬上將鋪蓋卷拿起來一搭,那小帳篷看著不起眼,成千上萬座搭起來,還是很像個城市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