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在路上-《人世見》
第(1/3)頁
小溪村的路很窄,那種能過馬車牛車的寬闊道路是不存在的,哪怕是通往每家每戶的路,都是那種兩個人正面相遇都得刻意讓道的小徑,若是相遇的兩個人帶的東西多的話,讓路都是個麻煩事兒。
這種小路中間是看不到任何植物的,村民們長年累月日復一日的踩踏,將路上的石頭都踩得無比光滑,隱隱似乎還有一層包漿……
村里的路況不好,村外亦差不多。
一條兩人緊挨著并行都困難的小道,在田坎上,在溪水邊,在樹林間,蜿蜒直到遠處。
小溪村因緊鄰一條小溪而得名。
那條小溪自山間而來,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向遠方,它最寬的地方也不超過十米,很多地方水深也不過膝蓋位置。
這條小溪可謂整個小溪村的命脈,人們飲用水來自它,大多數水田的灌溉也依靠它,浣洗衣物也是它……
天邊晨光大亮,去鎮上的村民在薄霧中穿行,踏著晨露,有說有笑,他們臉上并沒有因為日子艱難而愁眉苦臉,畢竟已經習慣了。
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窮和苦,當習慣之后,就會覺得這樣的日子理所當然,也就……不覺得苦了。
去一趟鎮上對于小溪村的村民來說并不容易,畢竟幾十里路呢,全靠雙腿走。
他們幾乎就沒有空手的,有人挑著擔子,有人背著背簍,有人扛著重物……
春日的早晨空氣清寒,可帶著沉重貨物的村民們,在走出村子沒多遠就已經渾身冒熱汗了,甚至還有村民不得不把衣服解開才涼快一點。
沒有人停下腳步,因為今天還要回來,他們的時間并不充足。
好在村民們習慣了辛苦勞作,秋收的時候百十斤的糧食能一刻不停的抗一整天,帶著重物去鎮上而已,幾十里路對他們來說壓根不是事兒。
云景甚至猜測,單就體力和耐力而言,自己前世記憶中那些負重拉鏈的很多老兵恐怕都比不上這些村民。
你看看,一個個村民百十來斤的負重,很多還超過了一百斤,他們明明熱汗滾滾,卻還有力氣聊天打屁吹牛,這體力和耐力真的沒誰了。
暗搓搓的內心做比較,云景得到了一個讓他汗顏的結果,那就是,哪怕他前世體能最巔峰的時候和這些村民比較,走這條路,他空手都不一定比這些負重前行村民來的輕松……
想到自己如今也是農民家的孩子,以后恐怕也能練就這樣的體能,嘖,云景估計自己以后的日子有得‘樂’了。
云景并沒有因為自己帶著前世的記憶轉世就有了多少優越感,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該過什么樣的生活他還是分得清的。
就好比如今他是農民的兒子,如果連最基本的本分都做不好,就妄圖憑借一些經驗和知識搞風搞雨那能成嗎?
所謂的知識和經驗,必須要結合實際才能發揮作用,連最基本的情況都搞不明白,所謂的知識和經驗很大成分就是扯淡。
就好比種地,云景知道農家肥能增加糧食產量,然而知道是一回事,總得付出行動吧?你不去勞作,不去把農家肥弄地里,光知道這點能變出糧食來?
他現在的身份是農民的孩子,或許以后家里的日子會好起來,但他并不會就覺得自己以后不用從事農活兒了,以后的日子誰說得清楚呢?先故好眼下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阿拉善右旗|
灌云县|
宝清县|
启东市|
澜沧|
石渠县|
德州市|
冷水江市|
留坝县|
镇平县|
依安县|
丰原市|
商城县|
安仁县|
同江市|
涟源市|
鲜城|
阳朔县|
马边|
瑞金市|
新竹市|
江阴市|
申扎县|
大同县|
永州市|
新安县|
吴忠市|
河东区|
定结县|
延边|
黎川县|
精河县|
乌鲁木齐县|
三原县|
建平县|
清流县|
楚雄市|
绿春县|
昌邑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