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肖恩跟著莊原瑛來到了紅杏小隊的地下機庫,只見到一派忙碌景象。 七只約一米高,造型圓滾滾的技工機器人,圍在一艘飛船四周,各司其職地做著例行的維護工作。 這種產(chǎn)自乾坤集團旗下【東隅重工】的工蜂型wb-35技工機器人,可以算是這個偏遠星系值得驕傲的工業(yè)結晶,其成本低廉卻質(zhì)量上佳。出口型號【qb-35】廣泛分布在周邊多個星區(qū)。 這些技工機器人在合理的指揮調(diào)配下,可以發(fā)揮極其出色的作業(yè)能力,而從它們那有條不紊的分工,極具效率的機修動作來看,顯然它們擁有一個極好的指揮官。 唯一的問題是,如此出眾的機修團隊,如今正在處理的飛船,看來著實有些震撼人心…… 飛船的輪廓如同躺倒的尖錐,長約30米,寬15米,高6米,造型顯得極端,略顯脆弱。而幾個關鍵的結構點,卻或多或少呈現(xiàn)出令人觸目驚心的形變,仿佛遭受過強力的撞擊,隨時都會崩離解體。 此外,飛船外表遍布坑洼和焦痕,一時間甚至根本看不出飛船底色,個別地方甚至干脆遺失了裝甲板,將重要的設備、管線暴露在外! 這樣的飛船,肖恩之前只在負責報廢回收的工廠中見過。那些不幸被隕石撞毀、被海盜船擊墜、飛行員進行不當改裝、購買劣質(zhì)發(fā)動機引起內(nèi)爆的飛船,大多都是以這般凄慘的模樣被擺在流水線上,等待著被拆解成金屬零件,廢物利用。 而這坨亟待拆解的錐狀物,側面卻用一板一眼的標準乾坤字體寫著紅杏二字! 所以說,這就是所謂紅杏號?待會兒自己就要搭乘這樣的東西沖出大氣層么? 肖恩深深吸了口氣,伸手捂住胸口,以平心靜氣。 下一刻,絕地學徒就提起精神,決心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發(fā)揮出無限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一切,幫助莊原瑛把這艘太空垃圾加固得安全一些! 然而此時卻見莊原瑛已經(jīng)步伐輕盈地來到飛船前,取下掛在腰間的多功能機修槍,對準一處暴露在外的管線就是猛地一戳,頓時將那處管線洞穿,進而電光迸射。 而七名機器人助手則非常默契地圍攏過來,在周圍做著加工。 然而它們卻不是將漏洞補上,反而是將這處暴露的豁口掀得更大,且在邊緣以高溫噴槍添上燒焦的痕跡…… 肖恩愣了一下,腦海中隨即靈光一閃,解構出了真相。 這飛船的破爛模樣,居然是有意為之!那些坑洼和焦痕全都是這些技藝精湛的技工機器人們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 至于此舉的理由,也不難推測。 以紅杏小隊樂于“黑吃黑”的秉性,這艘看上去處于報廢邊緣的太空船顯然是被用作魚餌,專門拿來釣那種不開眼的海盜。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肖恩不得不承認,眼前這艘飛船的確有極佳的誘惑力,無論是構成飛船主體的高強度合金,還是尾部那推力驚人的碩大引擎,都價值不菲。而偏偏這艘飛船本身卻仿佛全然不設防! 一邊想著,肖恩的腳步一邊也慢了下來。 因為一旦轉變視角,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艘飛船并不像粗看上去那般不堪。 那看似扭曲而脆弱的整體結構,有一多半是利用殘缺的外部裝甲、精心設計的輪廓線條,以及一些裸露的管線形成的視覺誤導,所以實際上飛船是維持在了一個非常微妙的結構平衡點上。 再細看下去,紅杏號上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則越發(fā)豐富:這艘飛船的原型機已經(jīng)難以考證,儼然是經(jīng)過了極其大膽的魔改,那堪堪維持在平衡線的整體結構,如同一件美妙絕倫的藝術品。 而在這個框架之下,支撐飛船各個功能的部件,竟分別來自不同的廠商。采用截然不同,毫無兼容性可言的規(guī)格標準! 這種操作在任何正規(guī)的教材中都堪稱禁忌,但在紅杏號上卻屢見不鮮。肖恩一路看來,只感覺這艘飛船就宛如一場小型博覽會。 但在精工巧匠的妙手協(xié)調(diào)之下,來自天南海北的元器件,卻不可思議地協(xié)調(diào)在了一起,完美地支撐起了整艘紅杏號。 而這雙妙手,顯然是來自莊原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