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圖南又在坪山煤礦當中呆了兩日,為那些受傷礦工后續處理了一番。 又等到兩具遇難礦工尸體找出,這才跟著一同回到太平義莊,然后撫亡安葬。 經此一事之后,周圖南在那坪山煤礦之中,聲望越發高漲,所有礦工再見到周圖南已經不是以前的麻木不仁之色,而是帶著感激尊敬。 而周圖南既然在這礦山之中有了如此高的威望,卻就能夠幫助龍一山,在坪山煤礦當中暗地里進行組織,發展人手。 兩個人一個只需要香火神煞,另外一個需要的卻是人力本身,可謂是合作無間了。 只是兩人性格合不來,卻也永遠沒有成為朋友的機會。在公事之外,就更沒有過多接觸了。 龍一山私下串聯人手,組織起來,讓眾多礦工請愿,請周圖南在坪山煤礦之中豎立神像,早晚叩拜。 那張富雖然不愿意,卻也只能答應了。 經歷這次事情之后,那張富算是徹底怕了周圖南! 就算是他明知道周圖南是在太玄宮中得罪了人,被趕到太平義莊,卻也再無勇氣去找周圖南的麻煩。 面對這種牽涉到周圖南的要求,他就算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捏著鼻子給認了! 很快諸多礦工自己動手,在礦上建了一座小廟,請周圖南送來神像開光,自此祭拜起來。 而那龍一山也通過這種種機會,暗地里串聯人手,組織起來向張富爭取待遇。 礦工們嘗到甜頭,開始在龍一山的組織下,不斷用罷工等行為逼迫張富。 那張富第一次退讓了,就有第二次,于是就只能不斷退讓下去…… 這在另外一個歷史上,已經有著無數的例子了! 只要把握好節奏,不要一次逼迫過甚,軟刀子割肉之下,雙方斗而不破,終究是能夠一點點的爭取到各種權利的。 而在這種過程當中,這些礦工們也被組織了起來,圍繞在龍一山周圍,奉周圖南為精神領袖,就變得越來越有戰斗力了。 此事就此打住,不能再多說了! …… …… 心湖蓮池之內,一道道金色的毫光宛如懸針一般的掛在清蓮之上,交相輝映。 不用去數,周圖南就能夠知道準確的數字,一共一千一百三十六道功德毫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