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儒士童軒冷笑一聲,身后無數文字向前鋪去,他邁步走在文字之上,一個個文字飛躍而起,化作金戈鐵馬,殺氣騰騰,沖向蘇云! 他的第一道神通已經先他一步,攻至蘇云面前! 蘇云起手式化作蛟龍吟的起手式,正面對抗童軒的神通! 這一次,他要做到一個神話,以武學抗衡神通的神話! 童軒第一道神通是劍,千劍觀千劍而后識器,這一招神通最為關鍵的其實并非是劍,而是器。但童軒根本沒有達到識器的水準,倘若達到識器的水準,無需千劍,一劍足矣。 蘇云頭頂,小黃鐘突然發出當的一聲鐘鳴。 當—— 悠揚的鐘聲回蕩在寂靜的街道上,除了鐘聲,便只有這一隊負山獸在狂奔! 鐘聲響起的那一剎那,計時開始。 蘇云頭頂,小黃鐘秒忽刻度有條不紊的轉動,伴隨著轉動,他的感知變得奇妙起來,他感知中的時間,像是變成了一段又一段不斷遞進的刻度。 從他身后吹來的風變得像是一截一截的片段,負山獸腿腳的每一次抬起落下,其肌肉變化,像是不斷在停頓中前進,兩旁的街道,像是一點一點向后延伸。 他沒有用眼睛去看四周,而是用時間為尺,丈量四周的變化。 ——對于一個瞎子來說,時間是有尺度的。 瞎子需要以時間為尺度,去計算四周一切變化,蘇云的性靈神通大黃鐘便是在這種情形下才修煉出來的。 而現在,蘇云蒙上自己的眼睛,重歸眼盲狀態,便是將這種情形復現出來! 儒士童軒太強,神通變化多端,他需要自己以全盛的狀態去與童軒對決! 在他的前方,儒士童軒的儒學神通在他的感應中開始變化。 他主修儒圣之學《文心雕龍》,《文心雕龍》開篇便是闡釋圣人的境界,原道境界。 第二篇闡述亞圣境界,征圣境界! 至于其他如天象、驪淵、元動等境界,也多多少少都有闡述。 只是《文心雕龍》雖是圣人的經典,但是儒士童軒卻不是圣人,他的神通映照在蘇云的感應中,像是一個又一個被截取的畫面,在空中斷斷續續形成一連串氣血畫面向蘇云涌來。 任何神通,都需要氣血才能催動,千變萬化難離其宗,蘇云只要感應氣血,便可以分辨出他的神通。 童軒的文字所化的神通,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變化,在蘇云的感應中都變得有跡可循,變得歷歷在“目”。 這才是蘇云最為強大的狀態! 時間,對他來說像是變成了可以觸摸可以感知的尺度,他用這個尺度去衡量他人,衡量他人的神通。 而這個尺度最微小的單位是忽,三百六十分之一秒的時間! 以這個尺度為單位,去“觀察”儒士童軒的一切神通變化,洞若觀火,哪怕儒士童軒的神通玄妙復雜,每一個文字都可以化作不同的神通形態,每一句話都可以組成一連串打擊方式! 蘇云甚至可以推算出童軒的神通在未來三忽甚至更長時間的變化! 這是神通的趨勢,趨勢的變化不會那么快,無法超過忽這個時間刻度的感應。 倘若童軒的神通速度和變化速度能夠超出忽這個時間刻度,那么蘇云便“看”不到他的神通任何細節,只能乖乖等死。 可惜的是,童軒并未做到那一步。 在他“眼”中,前方飛來的千百口氣血之劍的每一口劍的運行軌跡,變化方式,都清晰無比。 就在這些氣血之劍即將刺中他的一瞬間,龍吟震蕩,一條蛟龍從蘇云身后邁開腳步,走到身前,自下而上圍繞蘇云盤起。 叮叮叮叮! 移動的龍鱗與飛來的劍光相碰撞,每一片龍鱗都恰到好處的擋住一口飛劍的劍尖,抵消劍勢之后龍鱗便立刻伏下,將劍中傳來的力量卸去。 千劍被龍鱗撥動,方向調轉,反倒向后激射而去! 蛟龍吟這種武學的力量調度,被蘇云運用到極致,竟然有一種神乎其技的感覺! 技巧運用到極致,未嘗不是一種神通! 童軒腳踩文字而來,文字不斷向前鋪去,讓他走在空中如履平地。與此同時一個個文字從他身后飛起,越過他化作千軍萬馬,鐵馬金戈,神魔共舞,天象亂飛,各種神獸、圣人,一發涌來,呼嘯向獸背上的蘇云沖去! 這幅景象,宛如神魔混戰的戰場一般。 然而他這一波攻擊,正迎上自己的千劍! 頓時空中到處都是神通爆開,化作一股股氣血消散,童軒的神通的確浩浩蕩蕩如同千軍萬馬,看起來熱鬧非凡,但經過自己的千劍神通的碰撞,便立刻顯現出外強中干的事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