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說整個電視臺里誰的消息最靈通? 保潔大媽當屬第一,保安大哥位列第二,而第三名,就是分散在各個科室、彼此之間又有千絲萬縷關系的實習生。 年紀輕輕的實習生們,還沒學會“什么話可以聽、什么話可以說”,領導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當天就能把消息傳到人盡皆知。 劉悅月信誓旦旦說,自己聽到了欄目組即將解散的消息,這件事讓楊笑的雞皮疙瘩一下飆了起來。 他們組里一共五個人,除了制片人吳哥有編制,剩下四個人里兩個臺聘、兩個欄目聘,再加上一個實習生劉悅月……這要放在電腦游戲里,完全是雜魚軍團。 早在十年前,全國各家電視臺開始逐級改制。像華城電視臺這樣影響力巨大的電視臺,是改制的第一批。雖然還是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但聘用形式變成了企業合同制,編制成了可遇不可求的“身份”。 如果要把電視臺的員工分成三六九等,有編制的老員工絕對是第一等人,除非違法亂紀,否則電視臺絕對不能開除你,這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 第二等,就是楊笑這樣手里拿著臺聘資格的員工,光是有能力、能吃苦還不夠,必須看有沒有領導愿意重用你。楊笑入職三年多就能拿到臺聘,不知道被人在身后說了多少難聽的話了。 第三等嘛,就是頻道聘;往下還有第四等欄目聘……若是節目被咔嚓,這兩類員工絕對也要隨著節目一起被咔嚓。 楊笑雖然拿的是臺聘,但失業的威脅依舊籠罩在頭頂。 現在組與組之間想調動,不是那么容易的。這次臺里新領導空降,新官上任三把火,據說要砍的節目有好幾個。楊笑恐慌,其他組的人比她還恐慌。耳目靈通的人早就開始四處活動,想去別的節目刨個坑了。 劉悅月是實習生,那就是雜魚中的雜魚,她最近工作都提不起勁來,做事顛三倒四的。 剪一期四十五分鐘的節目,劉悅月足足剪了兩天,最終的成果依舊不如人意。 楊笑批評她:“做事要專心些,你看看這期節目有多少漏洞?這就是你工作的態度?” “工作態度?”劉悅月委屈地說,“工作都要沒有了,態度自然也沒有了啊!” 楊笑:“……” 劉悅月小聲問:“楊姐,你問過吳哥沒有,咱節目真的會黃嗎?” “你不要胡思亂想了。”楊笑安慰她:“吳哥這幾天都不見人影,我看到他一直在往頻道總監的辦公室跑,應該就是在和總監談這件事。咱節目雖然收視率不算高,但已經開播四年了,兩百期節目積攢下來了不少觀眾認可度,臺里領導肯定會慎重考慮的。” “隔壁組做了四百期了,說砍還是砍了啊。”劉悅月嘀咕道,“最近幾年的收視報告我都看了,最高一期只有1%,大部分都是0.7、0.8……這種不起眼的小破節目,做了有什么意義啊。” “劉悅月,把你這句話收回去。”楊笑忽然板起臉,嚴肅地看向她,“我知道和你同期入組的同學,有的進了大熱綜藝、有的進了法制欄目,這都是咱們臺的頭部欄目,收視率破2、破3。只有你,進了咱們這個‘小破節目’,可你要知道,即使一檔節目,只有0.1%的收視率,它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咱們臺覆蓋五千萬觀眾群體,五千萬的0.8%,也有40萬觀眾在看這個‘小破節目’。四年,兩百期,你算算有多少人守在深夜的電視前,等待著咱們節目的播出?” 她甚少叫劉悅月的全名,而且這次還用了如此嚴厲的語氣。 楊笑積威深重,她是組里的二把手,當吳哥不在的時候,她就是最高領導。她說出口的話,帶著天然的威信力。 她刻意沒有控制音量,辦公室的其他同事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向著她的方向望來。 楊笑知道,這段時間節目組里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最終的宣判”。沒有一個人的心思在手里的節目上,只盼著最后那只靴子盡早落地。 可越是這樣,楊笑越要沉住氣,她不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焦慮,否則這艘承載著幾十萬觀眾的小船,就要在激流中迷失方向、沉入海底。 她的話,是說給劉悅月聽,更是說給節目組里上上下下的所有組員聽。 “我知道,每個電視從業者,都想做出‘爆款節目’、‘長青節目’,這就像每個作家都想寫出一部傳世佳作一樣。這不光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滿足內心的成就感。”楊笑的聲音很穩,每個字都說得極為堅定,“但現實是,頭部作品永遠是萬中取一,這世界99%都是由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組成的。再小的節目、印量再低的作品,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并不是說,這個節目收率差,就代表這個節目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品,我們這么多人,為了這個節目奮斗了整整四年,每一周都在重復這報選題、拍攝、通宵剪片子的工作節奏,難道這些都是沒意義的嗎?” “……” 楊笑:“可能明天,我們這個節目組空降大腕,一夜成名;可能明天,我們這個節目組就不復存在……但咱們一起奮斗過的日日夜夜,都寫在了節目最后的職員表上,這都是咱們辛勤工作的證明。”她莞爾一笑,原本堅若寒冰的面龐忽然如春花般綻開,“再說了,咱臺里規定,一檔節目的底檔必須留存五十年以供追溯,指不定咱幾個死了,咱們的名字還活在硬盤里呢。” 鴉雀無聲。 整個辦公室里的人,都被她的發言震懾住了。 在人心最動蕩的時候,楊笑挺身站了出來,穩住軍心。 她怕失業嗎?她當然怕。 她還有車貸,她還要付房租,父母的醫療保險,各種人情往來……她賺得多,花得也多。她自從得知節目組有可能解散后,她這幾天清點了自己的所有存款,甚至連夜更新了簡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