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以恒又在畫畫了。 他坐在窗邊,橙色的顏料在調色板上與其他顏色纏綿地擁抱在一起,然后被一點點的添加到那副名為《放學后》的畫上。 秋嫻只要有空,都會在他身邊看他創作。看蕭以恒作弄色彩,是一件很賞心悅目的事情。 這幅畫的創作已經接近尾聲,今天應該就能完成了。 蕭以恒停筆起身,他身上的白色圍裙已經與顏料揉成一團。 秋嫻主動說:“后續上光油我來吧。” 可蕭以恒卻搖搖頭,拒絕道:“稍等,我還沒有畫完。” “什么?”秋嫻有些奇怪。 在她看來,這幅畫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了,世界被落日余暉所籠罩,把一切事物都鍍上了一層橙紅色的光芒,帶著一種慵懶的暖意。橙色的天空,橙色的樹葉,橙色的操場……這幅畫整體用深淺不一的橙色織造,不落窠臼,秋嫻相信,這幅畫送到畫廊后,絕對會引起那些老客戶的追捧。 她原以為,蕭以恒所說的“沒有畫完”,是要再增補一些云朵,或者把背景再補上兩筆。 哪想到,蕭以恒卻換了一支干凈的畫筆,在顏料盤中蘸上最飽滿的金色,在畫面正中添上了點睛一筆! 筆尖輕顫,一個身影漸漸被勾勒出來。“他”看上去很簡單,人影小小的,看不清臉,線條構成了他修長的四肢;“他”看上去又很復雜,他像是在攀爬什么,動作被時間定格了。 在全部由橙色構成的畫面正中央,那個金色的人影就像是要跳出畫布一般,讓人移不開眼睛。 秋嫻遲疑著:“他……在干什么?” 為什么校園操場上會出現這么一個人?“他”四肢并用地掛靠在操場旁的圍墻邊,奪取了每個欣賞者的注意力。 蕭以恒放下畫筆,平靜地說:“他在翻墻。” “……啊?” 蕭以恒重復了一遍:“他不想上自習,他在未經班主任許可的情況下,偷偷翻墻去網吧打游戲。” 秋嫻心下疑惑。一般來講,除非是畫人物肖像畫,否則畫家在畫風景畫中的背景人物時,不會刻意去想“這個人在做什么,這個人為什么要這么做”。蕭以恒能如此清楚地說出這個人物的行為動機,仿佛他在現實生活中認識這么一個人似得。 秋嫻問:“你畫的是你的朋友嗎?” 哪想到蕭以恒立刻否認:“當然不是。” 這下,到讓秋嫻更加好奇了。 但是蕭以恒不愿多說,秋嫻也就沒有再追問下去。像他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總會有些不愿意和成年人說的小秘密。 這幅畫里那個亮晶晶的身影,就是獨屬于蕭以恒的秘密了。 …… 天色暗了下來,蕭以恒把畫作搬到了教室角落,收拾好畫筆、圍裙,和秋嫻道別,然后就背起書包離開了教室。 華城一中占地面積很大,高一、高二、高三各有一棟教學樓,除此之外,學校另有宿舍區、體育館、游泳館、圖書館、綜合樓等等場所,甚至校內還有一片小湖,環境比某些大學還要好。 十分湊巧的是,他在從教學樓走向校門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熟人”。 “蕭師兄!”那個男孩從高二的教學樓走出來,明明長得很高,但卻因為駝背,看上去比實際要矮很多。他留著鍋蓋頭、戴著厚厚的眼鏡,形容靦腆。“蕭師兄,你還記得我嗎?” 蕭以恒記性很好,幾乎立刻認出了他來:“你是那個‘薯片’?” 他回校報道的那一天,他在學校門口的小巷里,遇到了這個孱弱的高二學弟。當時這位學弟懷里抱著一包薯片,被一個紅發的小混混借故霸凌,而那個紅發小混混……是厲橙的“追求者”。 學弟見這位救命恩人記得自己,興奮到手腳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是、是我!我是高二(1)班的嚴競,上次真是謝謝你了!” 華城一中按照成績分班,一年級十三個班,最好的(1)班又稱火箭班,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削尖了腦袋想要考進去。 蕭以恒就讀高三(1)班,嚴格來講,嚴競算是他的直系學弟。 兩人結伴向校外走去。 蕭以恒寡言,嚴競也不算能言善道。 嚴競問:“師兄,你不住校啊?” 蕭以恒回答:“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