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轉眼間,距離前陣子的氏族事件風波,已經過去了十幾天。 高峰比良近痛下殺手,清掃了藤壺氏族之人,將其家產盡數打包,上繳給了主城,負責接收這些遺產的志村善友簡單檢閱了一下,好家伙,還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看藤壺氏族不算大氏族,僅僅只是一個中上等的氏族,但是其家財卻足以稱得上萬貫之財。 志村善友立即將此時上報給了一心等人,一心在感嘆到藤壺氏族如此富裕之時,也不免生出了疑慮之心,僅僅只是一個在表面上沒什么名氣的氏族,其家產竟然都頂得上主城葦名眾大半年的開支,其余那些個大氏族又該多有錢? 換句話說,若是葦名眾將那些個貪污腐敗之風盛行,不安分守己的氏族一網打盡,其累積到的財富又該有多么可怕?怕不是直接可以讓葦名眾一躍成為戰國當下的小康生活!原地起飛! 其他的國家勢力,雖然也很有錢,號稱麾下糧草十萬石,幾十萬石,但是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那只是在虛張聲勢罷了,氏族雖然每年都會上繳糧草稅務,也會去另外添加一些軍需設備,但是那也僅僅只是間接性的去壯大國家經濟,不可能讓你一口氣吃個胖子。 每年下來,在氏族內部,也都會有一個輪空的周期階段,在此期間,已經繳過稅的氏族,不必再二次繳納稅務,可以換成其他的氏族去頂上,這算是氏族為了自保與制衡國家勢力,一開始就商議好的政策。 現在放在葦名這里,那些氏族們也像極了一個個的經驗寶寶,雖然他們每隔一年,甚至半年,都會上繳給葦名主城一批稅費,但是這些資源也僅僅只是夠支撐葦名眾日常的開銷與軍需花費。 等到葦名一年或者是半年下來,期間帶兵打仗或者是發展經濟,早就已經把這份資源給消耗殆盡了,就算是真有剩下來的,那也沒多少,杯水車薪,也遠遠不夠去支付麾下將領們的俸祿。 葦名的民眾們所種植的糧食,雖然也可以為主城承擔很大的壓力,但是他們能夠提供的,也僅僅只是口糧問題,解決溫飽沒問題,要想發展經濟,還是得依靠那些可以花的出去,換成軍需物的東西,也就是萬惡之源,金錢。 要知道,大國之間,糧食無論是在黑市,還是戰國的貿易市場上,優先級也都沒有那么高,而且也遠沒有那么值錢,百石糧食丟進市場里去,甚至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換算成那些錢財,甚至不如百貫錢財的購買力來的直接。 因為金錢才是市場硬通貨,金錢能夠買到的稀有物品,你糧食不一定能買到。否則大家都去以物換物了,還要金錢做什么? 讓人更窩火的是,身為一方大國勢力,你若是真的拿出糧食去賣,一次兩次還好,若是真的以此為生,那么不僅僅會遭受別人的冷嘲熱諷,買糧食的商人肯定會挑你的毛病。 像什么你們的良田不太行,糧食不夠飽滿,不夠細膩,不夠好吃,等等等等……一系列因素,最后將你的糧食壓入市場的低價區左右。 就比如賁業那邊,向來都以出產豐盛糧食,味道香甜,可以填飽肚子而出名,然而就算是如此,他們也都沒有想過要依靠種田發家致富。 在低谷之時,倒是曾有人想過以出售糧食去換取金銀,周轉經濟,但哪怕是以他們的糧食質量,也都遭受過市場價格的沖擊,是人為發難與市場自然經濟周期產生,更何況是葦名本地生產的糧食了。 不得不說,葦名本身就是山區,依靠種田發家致富,是根本沒有希望的,他們只能夠自產自銷,依靠硬通貨的金銀,去購買到軍需物品,而金銀的周轉與來源,恰恰避不開氏族的那些人。 或許,等到葦名眾缺錢花了,直接找個借口,去把氏族給宰了,把他們的錢財給沒收了,倒也是個可觀的發財之道? 鬼庭雅次很快便想到了這一點,并且提供了一個比較惡毒的計策,養豬計劃,意思是可以先去給氏族開放一些寬松政策,讓他們把自己慢慢的養肥,等什么時候肥到流油了,葦名眾也饞了,直接伸手在自家豬圈里,一把揪出一只老母豬,直接摁在地上將其宰殺! 那從它們肚子里爆出來的,可全都是金銀財寶啊! 甚至還可以不完全殺死,讓他們花錢彌補罪過,留下一條命,從他們身上狠狠地剮下一層肥肉來,等到他們什么時候緩過氣來了,就再次揮下屠刀。 這可真是男的女的折磨…… 不過一心在聽完了鬼庭雅次的提議之后,卻并沒有完全采納他的建議,因為他覺得當下葦名眾唯一擁有的優勢,便是在民中眼中來看,具備著公道,主權,人性化。 若是他們僅僅只是為了一些金錢和軍需物品,就去跟氏族同流合污,甚至是讓罪大惡極的人可以花錢免罪,那么葦名眾的威嚴何在? 這種明擺著的貪污腐敗,甚至是賣官,豈不是瞬間就會跌落谷底,顏面掃地?甚至是民心盡失! 到時也會免不了搞出一些禍端來,主城若是被氏族的金銀財寶所牽制,必將會像那些歷史大國一樣,財政轉移,成為傀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