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 副營長立刻去傳達命令。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奧軍官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有擔憂,甚至所有人都認為,他們只是走一個過場,只要他們到達,這場鬧劇也就結束了。 他們雖然是二線部隊,沒有經(jīng)歷過實戰(zhàn),但也裝備有迫擊炮,機槍,甚至還有四輛坦克。 區(qū)區(qū)礦工? 就算里面有所謂的,和小鬼子戰(zhàn)斗過的老兵,哪有如何? 只要坦克以沖鋒,便手到擒來。 第二天清晨,這位營長便以四輛坦克領頭,帶著五百多人的部隊全速行軍的殺向戈夫,一路上煙塵滾滾,浩浩蕩蕩。 下午時分,這個步兵營終于抵達了戈夫外五公里位置。 “修整半小時,然后發(fā)起進攻?!? 雖然已經(jīng)是下午,雖然部隊經(jīng)過了一天的行軍跋涉,疲憊不堪,但這位營長依舊準備發(fā)起進攻,其余的軍官也沒有任何意見。 區(qū)區(qū)礦工! 半小時后,依舊是四輛坦克領頭,五百多奧軍順著公路殺向戈夫。 “一群蠢貨。” 看著最前排的那四輛坦克,領頭的華人勞工,前果脯陸軍某營長冷笑一聲,這群奧軍果然自大狂妄,連偵查都沒有,就直接一股腦的沖上來。 直接扎進了他預設的埋伏圈中。 連土匪都不如。 虧他還小心謹慎,留下了四門反坦克炮和一半的兵力在后方作為機動預備隊,防止敵人從其他地方進攻,白白浪費他心思。 “開炮。” 隨后那一個營進入包圍圈,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轟··· 四門早已隱蔽的75反坦克炮開火了,與此同時,無后坐力炮,輕重機槍,60、120迫擊炮齊齊開火,一瞬間,奧軍營就陷入火力網(wǎng)。 而且,因為大意,那位營長在最前排的一輛坦克內,第一輪就被轟殺。 五分鐘后。 戰(zhàn)斗就以一種碾壓的姿態(tài)結束,剩下的奧軍在第一輪火力還沒結束,就舉起了白旗。 “集合部隊。” 搜集了繳獲物資后,領頭的原果脯前營長就帶著五百多人部隊,以及兩千多礦工以及家屬向內陸的城鎮(zhèn)澤爾開去,他們要盡快占領澤爾,避開奧海軍的籠罩范圍,建設陣地,擋住后續(xù)奧軍的進攻,以及擴寬那邊的空地,建設一個可以起降四發(fā)運輸機的機場。 此時,才傍晚六點時分。 ······ 與此同時。 奧首相府。 奧州首相先生正看著來自美利堅總統(tǒng)的電報,有些愣神。 「美利堅是奧最堅實的盟友,我們將堅定的保衛(wèi)奧的自由和完整」 “這意思是,這次礦工所謂自治,會很麻煩?” 作為首相,有著敏銳的眼光,他一眼讀出了這份電報的核心含義。 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美利堅都會堅定的支持奧,支持他,以及,幫助奧最后獲得勝利,所以,初期遇到困難要堅持,不要放棄。 “怎么可能?” 奧首相很不理解。 根據(jù)情報,對岸沒有派部隊直接參與戈夫的所謂自治,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當然,更大可能是沒有辦法派部隊來。 畢竟,對岸距離奧州最近,能起飛運輸機的機場只有納土納。 而納土納距離戈夫直線距離三千公里。 對岸的雙發(fā)運輸機最大航程也沒這么遠,那種四個發(fā)動機的運輸機倒是可以,但三千公里距離,加上起降,一來一回,幾乎無法攜帶多少貨物,運貨量還不如一輛小卡車。 沒有實用性。 除非是那種十個發(fā)動機的運輸機,否則都飛不到這么遠,但這種飛機對機場要求很高,奧州北部根本不存在能降落十個發(fā)動機大飛機的場地。 可為什么要發(fā)這份電報呢? 奧首相不理解,但美國人也不是傻子,給他發(fā)這份電報,必然有原因。 就在這個時候。 “首相。” 一個秘書急慌慌的跑了進來: “我們和前往戈夫的三十七營失聯(lián)了。”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wǎng)址: /55/55969/19177150.html 第(3/3)頁